一个周末,三班列兵张敲我的门:“教官,我来自单亲家庭,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小张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作为指导员,我很了解连队官兵的家庭情况。他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在我的询问下,小张说明了原因。
因为公司要更新《士兵的爱情故事》,三班副班长周晓利用班会核实确认了班里士兵的基本信息公开。”小张,你是单亲家庭吗?”周晓太直白的问题让小张立刻脸红了。
来自单亲家庭,是小张心中的“秘密”。他一直不想让战友知道这件事,怕他“被区别对待”。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试图隐瞒的信息,却被副班长轻而易举地广为宣传。他很生气,不知所措,所以他向我求助。
小张的心情可以理解。每个人都可能有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秘密”。个人信息,如家庭信息,必须报告给组织进行控制。很多官兵认为是个人隐私,不想被更多人知道。
“那是我们想得不够。请放心,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了!”我跟小张说,单亲家庭出身不丢人。不要有心理负担,战友也不会对他有负面印象。
在我的安慰下,小张的情绪有所好转。他走后,我陷入了反思:这暴露了我们在工作中对士兵的个人隐私不够重视和保护,有时候无意的举动会伤害到他。从广义上讲,交心谈话过程中,军人出于对军人的信任而透露的个人隐私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士兵们在给予他们特殊照顾时,是否充分考虑了他们的个人意愿?
后来我专门召集连队干部开会,讨论保护士兵隐私的问题。每个人都做了自我分析和自我检查。会议结束时,我要求在工作中要注意军人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涉及到军人的个人隐私等信息时。要言行谨慎,控制知识范围,对得起军人的信任,把爱护军人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作者:施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