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走的时候,他们把两个球拍给了公司,他们“发明”的球台不仅传承了下来,还发展成了两个床板“双打”。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说我们班的贡献了。很难开始“单打”。两个球拍互斗,该换手了。高中入伍的班长找我商量:我们没有经济负担。买个球拍,成立个“班队”怎么样?
那真的很有创意。星期天,我们会买球拍,在背面用“仅限三班”的字样炫耀。生气了一阵,班里其他同志也陆续买了几个球拍,开始找机会挑战我们的“班队”。当然,接下来会有“替身”…
然而,最“军事”的活动是爬山。公司比较偏僻,平时的课余活动主要是上面说的那些,但是假期就不尽兴了。所以,去爬住所周围的山,关注眼底的河山,是度假的最佳路线。
如前所述,以前老兵习惯称之为“攀登”,连长来了之后马上改成“攀登”。不比不知道,这两个字真的不是一回事——爬山无非是三五个战友互相邀请;但攀登需要组队(强弱匹配),携带(带背包绳攀登,开路民族弯刀等。)和定位(确定路线并通知公司)...
按照连长的定义,“军味”其实是一种半军事化的娱乐活动。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爬完了我们驻地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山头,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攀登“宝典”。虽然可能不规范,但这是一个实用的技巧——比如爬山的时候,记得用脚踩(先用手确认石质土壤的牢固程度再踩);下坡时,一定要脚跟先着地;走在山路上,不要看远也不要看近;走过泥泞的地面的要点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四点钟很可爱,但这只是春日,一件事就能让少年抓狂。”多年以后,包括我曾经工作过的偏远公司,开展各种“高水平”的运动已经是家常便饭。然而,边疆山区发生的事情,战友们横冲直撞,挥汗如雨,回忆起来依然让我心旌摇曳,因为它们充满了“军人味”,因为它们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作者:郑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