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繁忙,昌平派出所的民警已经几十天没有休息了。这一天,当一群人坐下来开会时,导演梁与这位87岁的孤寡老人进行了视频通话。“邵阿姨,我给您汇报一下。”梁希菊拿着手机,问候视频另一端的应劭,一位慈祥的老人。
昌平派出所所长梁和87岁的丧偶老人
阿姨误以为梁要去敬老院看望自己,问:“什么时候?”
“疫情期间我去不了。”梁笑着向老人解释,并把村里的干警一一介绍给老人。“这是我们新来的副局长。”
梁又让开口了。“让我看看你嘴里的这颗牙。”老人张开嘴,皱着眉,眯起了眼睛,露出了梁有些稀疏的牙齿。“还能咬东西吗?”老人没有直接回答梁的话,只是开怀大笑……梁告诉,第二天早上九点半,警察会来敬老院门口给老人送零食,让她记得让工作人员带走。挂掉视频前,梁和老人的护工谈过,请她照顾老人。
对于邵阿姨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负责接力的昌平派出所民警就是她的亲人。警察看望老人不容易,但不能妨碍这种深厚的友谊...
30多年的友谊始于楼下的一次邂逅
上世纪80年代,昌平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波在小区转悠时,看见楼下一个50多岁的大妈在哭,就问为什么。没想到,面对年轻警察刘波,阿姨哭得越来越厉害,说自己家在四楼,腿脚不好,不能上楼。刘波二话没说,把她姑姑抱上楼去。
当年的阿姨是应劭。邵阿姨是河北人。年轻时嫁到北京,妻子早逝。她膝下无子,与亲人失去联系。但是阿姨是个热心肠的人,总是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一来二去,和邵阿姨就互相熟悉了。当时昌平派出所的办公室就在邵阿姨家隔壁。派出所所长在向刘波了解邵阿姨的情况后,决定既然是邻居,就由她来承担照顾孤寡老人的责任,与邵阿姨建立长期帮扶关系。
从此,邵大妈的事情就成了昌平派出所民警的事情。既有日日夜夜在一起——背着邵阿姨上楼,给邵阿姨搬重物,逢年过节总带着礼物来看望;还有困难时期的帮助——邵阿姨生病了,警察开车去医院...
30多年后,应劭卖掉房子住进了养老院,并搬离了昌平派出所。当年的社区民警刘波早已被调到其他单位,即将退休...但这个照顾邵阿姨的接力棒,在昌平派出所代代相传。历经七八任所长、20多名社区民警,昌平派出所与应劭老人的友谊从未中断。
邵阿姨搬走后,十三陵附近的养老院成了昌平派出所经常光顾的地方。新社区民警首先要见邵阿姨;很多人出了派出所,会经常去敬老院看望邵阿姨,坐下来和老人聊聊天。“所里的新老民警,包括从我们所调过来的,没事都会去看望老太太。”昌平派出所现任所长梁说。
工作交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见老人
2018年7月,梁出任昌平派出所所长。“我还没有交接工作。我来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政委带我去见老太太。”梁回忆说。老太太自然自请自练,没多久常就像亲生儿子一样亲热了。
离昌平派出所大概20分钟车程。疫情发生前,梁和社区民警宁志宝几乎每周都去敬老院。通常,他们会和老人合影,然后坐下来闲聊。、王、等许多离开昌平派出所的人,总是去敬老院看望邵阿姨。出于信任,邵阿姨的存折和医保卡都交给了警方保管。需要钱的时候邵阿姨打电话,警察给她送过去。养老院的医疗条件有限。邵阿姨患冠心病后,梁和宁志宝定期带邵阿姨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和中医按摩。工作不忙的时候,你会开车带着邵阿姨的日用品在buy buy放松一下。“老太太没把我们当外人,还指使你干这干那。”梁对笑道:
每年春节,都是邵阿姨最开心的时候。大年三十六点,派出所开始办年夜饭,但下午,民警早早地就开车送邵阿姨,让老人们热闹一下,和“老朋友”们聚一聚。本来派出所民警结婚有喜事,邵大妈总是高高兴兴来家里办喜酒,但老太太却挑三拣四,坚持要给钱,“不收钱就哭”。所以如果再有喜事,警察只会给养老院送一颗喜糖。
在梁眼里,80多岁的是个性格开朗、情商高的老人,但老人也有倔强的一面。别人去看望老人带的饭,总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想着送人。有时,梁会带着家人和孩子去看望邵阿姨。“你得收下。”临走前,老太太总是把她舍不得吃的食物硬塞给梁吃。梁婉言谢绝,“留着自己用吧”“你这样,我就哭了。”老人和孩子一样,真的很想哭。没办法,只好收下梁。回到家发现已经过期半年多了,老人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