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上海启动了今年首个应急响应。受访者供图(下同)
新民报讯(记者罗)今天上午,上海启动了今年首个应急响应。截至记者发稿时,最大实时降雨量已达75毫米。
青浦南门下大雨
“受强降水云系影响,预计未来12小时,中心城区、浦东、崇明、松江、青浦、闵行、嘉定、宝山将有6小时累计雨量5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据市防汛指挥部介绍,上海中心气象台今晨4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后,立即于4时05分启动全市防汛防台风ⅳ级响应行动。
这也是市防汛指挥部今年发布的首个防台应急响应行动。今天早上7点40分,记者了解到实时降雨量最大的前三个地方都在青浦,分别是青浦南门、淀浦西门(门外)和商榻。实时降雨量分别为75毫米、66.5毫米和62毫米。
按照降雨等级标准,淀浦河西门(门外)、上塔门达到暴雨级别,青浦南门达到大暴雨级别。
但目前监测信息显示,上海没有出现河道水位超警戒,也没有出现道路积水。
今年防汛要做到“四防”“两不误”
据了解,根据目前的气象预报,今年汛期,上海将呈现降水略多、梅雨正常、台风多、高温日正常至略多的特点。防汛防疫部门做好防汛防疫工作,加强预报预警、演练和预案。
目前,上海建立了市、区、街、镇三级防汛指挥体系,244名行政防汛责任人调整到位,并公布了相关电话。其中,汛期防汛指挥部电话为021-52398560。
上海市区两级防洪防台风专项规划也已修订完成。全市345个防汛物资仓库储存物资价值1.79亿元,落实各类抢险队伍2200多支。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灾害,已经落实了1380个搬迁地点。同样实施的,还有100多名排水突击队员和88辆移动泵车。
根据相关规划,围绕高考中心、收容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区域。、救援队、集水和排水设备、防洪材料等。会根据天气情况提前预设。一旦有任何危险,会尽快处置。
根据已建立的应急机制,一旦道路、小区、地下通道出现积水,环卫、路政、公安、排水等部门将及时处理,实现快速退水。如遇极端灾害天气,应提前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到安置点,船舶提前进港避风避雨。
紧盯重点项目排查隐患
“进入汛期后,防汛部门将统筹防汛防疫,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防汛全过程各环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市防汛办副主任、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小涛表示,今年以来,防汛部门已开展两轮排查,克服疫情影响。接下来,防汛部门将继续持续排查风险,努力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完善常态机制,滚动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力争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闭环管理。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将按照“一地一策”要求排查隐患,落实防洪措施,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其中,在风险排查时,将重点关注重点工程(如跨洪建筑工程、深基坑工程、沿江沿海工程等。)、重点设施(如易发生高处空坠物的玻璃幕墙、户外广告、店铺招牌、空外机,以及黄浦江大堤、海堤、泵站、水闸等防洪基础设施)、重点区域(如迪士尼及滨海旅游度假区、下沉广场、机场及火车站地区、城市动迁地块)、历史危险点(主要是近年来的危险场所,特别是去年“烟花”和“灿都”期间积水严重的区域)。
新民晚报记者罗摄
作者: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