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学习总是伴随着挫折。散粉总会卡在鼻子周围,口红会涂在嘴的外侧。腮红有高有低,深浅不同。最头疼的就是睫毛,总是落在眼皮上,粘在眼睛上。每次化妆的效果就像打开了一个盲盒。
擦掉,涂上,擦掉……突然,一个灵感出现了。她把一张卫生纸撕成两半,分别盖住上下眼睑,然后涂上睫毛膏。“成功了!只要自己想做,总能找到办法。”在那年的学校元旦晚会上,玲玲和她的同学参加了一场独奏会。她拒绝了同学的帮助,自己化妆。
后来,肖佳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再次见到了玲玲。玲玲烫了头发,化了自己的妆,换了妈妈买的“童装”,穿了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脚上穿了一双裸色高跟鞋。她也恋爱了,耳朵是男朋友送的耳环。
难忘的缺陷
但总有一些缺点是无法弥补的。
刘会英天生失明,但她一直认为自己很美。她十四五岁的时候,出门前会在脸上抹雪花膏,好几个小时都香。当她脸上没有气味的时候,她会洗脸,洗完就擦。她相信香味就是美。当视力低下的同学开始用粉饼化妆时,她也闻到了香味。“我觉得有那种味道的人应该很漂亮,我希望我也像他们一样。”
她人生中最早的两支口红都是这个时候买的,一支浅粉色的,一支浅粉紫色的。为了理解颜色,刘会英花了很多时间听小说,并请人帮忙阅读时尚杂志。在她心目中,蓝色很酷,很干净的颜色,夏天穿感觉很清爽。白色有一种纯粹的感觉,任何颜色都可以储存在里面。
2020年疫情发生后,肖佳在网上为视障人士开设了“21天化妆课程”,刘会英是报名者之一。但是她不满足。课程结束后,她在网上听了很多有眼光的人的化妆课程。她了解到不同的脸型需要不同的眼妆和腮红。腮红不仅深浅、位置、颜色不同,而且你横着打、斜着打,视觉效果也不一样。
刘会英说,肖佳教授的方法不会因人而异,这是一套一成不变的化妆模式。记住是哪个位置,怎么操作,操作多少遍,如此反复,化上同样的妆。“这是我可以掌握的方法,但不是制作最精致妆容的方法。”
对于像刘会英这样先天失明的学生,肖佳只能告诉他们眼影盘的哪些方块是深色的,哪些方块是浅色的,却没有办法告诉他们什么是蓝色,什么是白色。想象和现实之间可能有巨大的差距,刘会英对色彩的想象永远属于她自己。
回到现实,在狭小空有眼皮的房间里,她还是做不出更有层次感的眼影,包括用镊子涂假睫毛这种更精细的操作,她也很难做到。但是刘会英不想放弃。她还在听各种针对明眼人的美容护肤视频,希望能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妆容。
肖佳也知道,以她教的方式,很难完成精细的动作。在她家里,有一个化妆柜,占据了整面墙。她眼里有瓶瓶罐罐,光口红就有50多支。她仍在努力改进视障人士的化妆方法。
肖佳还说,技术创造了“看得见的美”,但对美的追求并不止于此。这就像当你面对美丽的湖景时,不仅能看到蔚蓝的水面,还能感受到空里温暖的湿度。视障人士对美的追求也是如此。缺陷不影响任何东西。真正的美是爱接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即使看不到这一点,也会让我变得独一无二,成为我独一无二的存在。”文/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