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的故事,记录了小人物的伟大时代,既有人间烟火的日常,也有时代的潮涌。
6月12日,由吴锦源执导,黄觉、胡杏儿、李治廷、谢君豪、吴千语、樊亦敏、周柏豪、熊黛林、谭耀文等主演的《狮子山下的故事》播出。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跨越重要时代,串起两代人的奋斗经历。是宏观与微观、时代与个人、家族与国家、故事与历史的多元同构叙事,最终以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个“编年体”的叙事,诉说着时代巨变中的人情冷暖
这是一家普通的港式茶餐厅。每天食客摩肩接踵,餐厅里都挤满了人。后厨传来切烧鹅、叉烧的声音,电视里播放着中英就香港问题签署的联合声明。、老金、罗三人是这家“好兄弟”茶餐厅的合伙人。
狮子山下的故事无疑有着浓浓的怀旧气质。它巧妙地将香港人的集体记忆融入故事的叙事中,用生动的形象重构了属于香港的独特历史,唤醒了关于香港人的认同感——
在设定上,老街、简陋的茶餐厅、局促的居住环境,是80年代香港街头生活的原貌,反映了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人物设定符合历史原貌。有内地的亲戚朋友来香港投奔香港的,有父母打拼后发家致富的商人,更有底层靠自己双手努力致富的普通人。镜头的语言也很独特。它用一个缓慢的长镜头和微微发光的暖色勾勒出一个韵味悠长、自带滤镜的80年代。
更何况狮子山下的故事充满了人情冷暖——没有后现代社会的原子化和冷漠,它所描述的香港社会温情脉脉,传递着对传统人际关系的无尽怀念。
《狮子山下的故事》描绘了一幅互爱互助的人生画卷-
和老金、罗共同开茶餐厅,和罗共同出资,却偷偷留股份给他的好兄弟老金;佛山妻子梁欢来港避难,两人互敬为宾,打算在香港补婚;邻居互相帮助。每天茶餐厅打烊后,李高山都会把吃剩的面包和茶放在门口,免费提供给流浪儿童。
尤其是去世后,老金和罗两兄弟,以及本来打算离开的伙计们,又回到了茶餐厅,忙得不可开交,帮助渡过了难关。互帮互助中闪耀着“香港永远接纳你”这句台词。
他善于以小见大。《狮子山下的故事》也试图建立一个从1984年到现在的年代叙事-
从《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到香港回归,从金融风暴到申奥成功,从非典疫情到全球金融风暴,狮子山下的故事串联起30年来最重大的时间线,试图将这些重大事件巧妙地融入故事中,以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反映时代的变迁,见证回归前、回归中、回归后的巨大变化。
比如开业茶餐厅,《中英联合声明》在“好兄弟”茶餐厅引起了“地震”——罗艺彤的妻子,港式美女甄倩梅打算移民,而土生土长的罗艺彤却舍不得离开香港;合伙人的去留悬而未决,李高山和他的茶餐厅也面临倒闭。
“叙事的冲动是寻找逝去时间的冲动,其本质是对神秘而易腐的时间的凝固和保存。”从这个角度来看,狮子山下的故事,用小人物记录了伟大的时代,既有人间烟火的日常,也有时代的潮涌。两者在张力中相互交织,赋予了作品时代与时代的戏剧风格,也留下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人文回声。
▍保留港城的内在肌理,“以人代史”,重温狮子山精神
与其他港剧不同的是,狮子山下故事的叙事视角和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上面说的人情味,狮子山下的故事更通俗,更有群体性——
同样的警察,律师,富商,不再是故事的主角。狮子山下的故事,针对的是港式茶餐厅里的普通人,记录了两代人命运的跌宕起伏。【/s2/】该剧前半部分重点讲述了老金、李高山、罗艺彤三兄弟白手起家,克服经济大起大落、员工辞职、债主来访等诸多困难,共同经营一家茶餐厅的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第二代茶餐厅。他们中有中学教师、医务护士、新闻记者等。他们经历了代际冲突,最终调和了家庭纽带。
具有自身个性特征和魅力的平民群体形象是《狮子山下的故事》人物塑造的艺术追求。比如兄弟茶餐厅的叉烧肉师傅老金,外号叫“老叉烧”。他曾经靠一块劳力士金表赢得一个美女,于是赌光了身家,后来改过自新。李高山诚实、善良、仁慈,对妻子、员工、兄弟和邻居都很好。罗是一个有情有义的香港人,懂得生活,懂得快乐。他很幽默。连“社会人”混混都是有钱有势,外表傲慢无理,实则重情重义,胆大包天,让钱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