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坐在岸边,放下心事,听流水,看树长成树。“一船一帽一船一丝线一寸钩”。发自内心的平和,游离于世界之外的自由感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如今,钓鱼这种有益健康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年轻了。在宁夏银川,无论在黄河岸边还是湖边,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都有很多钓鱼的市民,包括很多年轻人。6月18日,记者走近这些年轻的垂钓者,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银川市贺兰县金桂镇牡丹园休闲垂钓基地,池塘边每隔一两米就坐着一位垂钓者。现场很安静,除了不时有人换饵换钩。
正在钓鱼的90岁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从5年前爱上这项运动开始,他几乎每周都去钓鱼。张先生身边是各种钓鱼用具,包括四根鱼竿、鱼饵、绞肉机、剪刀等用具。张先生说,他沉迷钓鱼的原因很简单:“日常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需要发泄,钓鱼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和张先生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高强度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节奏,让更多年轻人渴望在业余时间享受慢生活。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人专属运动的钓鱼,在90后甚至00后群体中逐渐兴起。
据中国钓鱼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约有1.4亿渔民(每年至少参加4次钓鱼活动)。其中,25岁至44岁的中青年成为钓鱼的主力军,占46%。24岁以下的钓鱼爱好者占22%,45岁以上的“前国王”和“老爷爷”只占32%。
多位钓鱼玩家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曾经略空开放的鱼塘,如今已经坐满了年轻玩家。“钓鱼能在年轻人中‘打破圈子’,这并不奇怪。钓鱼作为一项休闲运动,可以缓解年轻人因工作压力而产生的内心焦虑。”“在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中,和几个朋友一起享受钓鱼的乐趣,也算是‘偷了半天’的快乐吧。”
相比之下,在视频平台从事钓鱼相关创作的80后、90后、00后也成为了主力军。根据Aauto更快短视频的大数据,他们分别占32.12%、26.59%和14.48%,而70后和60后仅占13.05%和3.54%。虽然70、60后的钓友互联网技能不高,但实际上主流钓友圈的话语权更多集中在相对年轻的钓友手里。
年轻的钓友越来越多,装备也不缺。“你每年得花好几万元去捕鱼,”张先生说。新时代的“渔民”和中年钓鱼爱好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更愿意花钱打造一种“职业感”。
对于年轻人来说,钓鱼不必墨守成规,装备可以随意。可以个性化,可以科技化,甚至可以接近度假的方向。现在很多商家为了满足年轻渔民的需求,推出了“一站式钓鱼组合”,以及自动投饵机、探鱼器等科技感十足的“懒人神器”。显然,年轻一代已经在钓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据张先生说,更让他兴奋的是,当鱼咬钩跃出水面时,心中不仅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还有一种开盲箱的乐趣。“在鱼钩露出水面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能不能钓到鱼,即使钓到了,你也不知道那是什么。这种未知的感觉也增添了钓鱼的乐趣。”(完)
选稿:李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