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Zhongxin.com湖州6月18日电(石子楠、王利忠、张志伟)“来,靠上来,我们吃午饭……”18日中午,在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管仲镇干山村的一间民房里,年过六旬的潘金梅急匆匆地上二楼一个房间,去帮助中风瘫痪在床的石来根。35天,每天,潘金梅已经做了6年。
“人们以为我们是兄弟姐妹,但实际上他是我的亲家。六年前,他因中风瘫痪。我们把他带到我们自己的家,我照顾他的生活。家人就是家人。他有困难。我应该帮助他。”潘美说。
石来根,家住管仲镇里山村,从小身体残疾,后来领养了一个女儿。他们住在一起。“自从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后,我们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孩子工作忙,我们两家老人一直互相照顾。”潘美说。
6年前,史来根突发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嫁到潘家做媳妇的女儿心疼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跑回去照顾,但怀孕后来回就变得不方便了。看到媳妇的难处,潘梅主动提出帮忙照顾公婆,让媳妇安心工作。
“他孤身一人,现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我们不能看着公婆没人管,就有了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他的想法。”潘金梅说,经过商议,妻子和孩子都同意了。
除了种地,潘金梅还要照顾两个小孙子。公婆到来后,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每天早上不到6点,潘金梅就得起床,先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开始帮公婆洗漱,等着他们喝水、吃饭、吃药...
“女儿有福气,嫁到了好人家,我自己也遇到了好公婆。没有她的照顾,我不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卧床6年多,史来根从没生过褥疮,脸色红润,身上很干净,房间里闻不出任何异味。
虽然每天都很努力,但潘金梅从不抱怨。“没什么好说的。公婆是一家人。我努力不重要。只要孩子能安心工作,家庭就安全了。”
言语之间,潘金梅提到最多的是“孝”字。她说,作为长辈,孩子只有做得好,才能学得好。比如他们懂得孝顺老人,孩子以后也会孝顺自己。
在潘金梅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儿媳妇真的把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在家总是抢着做家务。
“家里一切都好。”潘金梅说,她现在的生活很好,儿子儿媳都很孝顺,孙子很可爱,和公婆相处融洽,她也很知足。“对于公婆,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照顾他。全家人要坦诚相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