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福士城的各个餐饮店门口,消费者正在排队就餐,脸上洋溢着幸福。老顾客和摄影记者来到网络名人吴大厦的老麦咖啡馆。郑达广场,白领午餐倒下了。
6月29日,上海恢复“堂食”的第一天中午,纸媒记者在各个商圈看到,最火爆的“堂食”消费终于发力了。
6月29日中午,上海来福士广场,顾客在店内用餐。本报记者陈悦
来福士顾客:“好久没吃火锅了,一直很怀念”[S2/]
6月29日中午,上海来福士广场(任光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店员在门口喊了一声,送货员围了过来。来过餐厅的客人吃了顿久违的饭,焦急的顾客先翻起了菜单。
“是的,我们已经恢复吃饭了。”中午12点半,7楼,国泰门口的店员接了电话,替顾客取号。他介绍,今天接待的客人不多。按照防疫要求,店里只有18桌,还有10多桌在排队。
2点半,国泰店门口就排起了很多人。本报记者陈悦
6楼的巴努毛都火锅店也迎来了一波客人,随行的不止六七个人。有场所代码,温度计,一次性消毒剂等。在商店门口。店员引导顾客在进店前扫描场所码,错开时间就座。晚饭前,部分顾客还体验了店内的全自动智能洗手设备。
店长胡俊豪说,今天是恢复用餐的第一天,开门半小时就来了10个客人。店内占用率控制在70%,桌间距1m以上。看到不断有客人进店,他说:“现在我又有信心了。”
6月28日晚上才确定巴努毛肚火锅可以恢复在大厅吃饭,于是连夜和公司沟通发货,凌晨就到了,保证今天生意顺利。
在巴努毛都火锅店门口,顾客扫描位置码,测量温度后才能进店。本报记者陈悦
Nu毛肚火锅店。本报记者陈悦
胡俊豪说,今天的食物准备是每天量的60%。“我们对食品的要求比较严格,保质期在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如果生意不好,食物浪费会更严重。门店会根据业务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进货量。”
他介绍,疫情发生后,店里规定了五项疫情防控措施。无论是在大厅里吃饭还是送货,商店都可以根据防疫要求随时切换。但是,外卖对火锅店并不友好。“火锅其实吃的是现场氛围,还是要好吃。”
让他高兴的是,昨晚恢复用餐的通知发出后,店里很快就收到了近60份预订,最晚一直预订到周末。
也有很多客人直接进店消费。6月29日中午,午休时间,郑女士和6个同事来到店里打卡吃第一顿饭。“太久没吃火锅了,一直很怀念。看到火锅店的气氛,觉得很亲切,希望尽快恢复正常。”
闵化兵大厅门口,顾客在排队。本报记者陈悦
来福士广场排队的人很多。王女士和她的同事在华敏冰场门口排队。在得知可以吃一顿饭后,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过来。"如果你在办公室呆一天,午饭时间你会去散步."
然而,他们没想到商场里有这么多人。为了尽快吃到,他们在几家店排队,“谁快谁慢”。王女士在附近工作,对商场里的餐厅很熟悉。“味道还可以”。在过去的20天里,他们只能在中午点外卖,现在他们可以在大厅里吃饭。她觉得“终于感受到正常的生活”。
老咖啡店里,刘女士(左一)和几个朋友喝酒聊天。本报高级记者李佳薇
老麦咖啡馆:老客人还记得这家店
2点左右,吃过午饭,刘女士和两个朋友走到武康大厦,推开一楼老麦咖啡馆的木门,一股冷风迎面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