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张小泉”风波不断。近日,有消费者称,“张小泉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并从售后客服处得到了“菜刀不能拍蒜”的回应。事件还未平息,公司总经理夏乾良此前的一段采访内容,再度引发争议。夏乾良在视频中声称:“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它前面有个支点,支住了以后,振幅就小,所以他切得薄切得快,你切得厚切得慢” 、“中国人的菜刀都是方方正正的,我们把前面那个头给它斜过来……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声称“良钢精作”,却“不能拍蒜”,而且一拍就断,显然与消费者对菜刀的认知不符。如果菜刀确实存在质量问题,那就老老实实道歉退款;如果是功能设计各有不同,这款菜刀硬度较高、锋利性好,韧性较差,那也应该提前告知,而不是等消费者拍断了刀,再以一句冷冰冰的“菜刀不能拍蒜”敷衍塞责。舆论发酵后,虽然公司向消费者致歉并赠送新刀具,但张小泉该反思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网友对拍蒜失败的消费者“拔刀相助”?顶着中华老字号的光环,如果连一头蒜都拍不了,辜负的恐怕不只是一位消费者的期望。
拍不了蒜的张小泉菜刀,已经引发不少网友“拍砖”;公司总经理称“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的视频,更给品牌贴上了“装蒜”的标签。中西方切菜方式或有不同之处,如何得出“国人切菜习惯为错,米其林厨师切菜方式才对”?中西方烹饪技艺可以相互借鉴,但中餐刀功原本名扬天下,何以反而贬低自己抬高他人?“张小泉”菜刀问世已近四百年,难道国人都没有用这把刀切对过?
7月18日晚,夏乾良向网友诚挚道歉,称视频是很久之前的,且并非视频的全部,现传视频中并未根据当时的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从而导致大家对此产生极大的误解。其实,无论何时的视频,无论上下语境是什么,用米其林教育消费者,都不是一个老字号品牌应有的态度。既是对自身品牌的矮化,也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折的不仅是刀,还可能是企业形象。老字号当然要与时俱进,包括向经营理念不同的西方品牌学习,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价值观必须方方正正。老字号要想不落伍,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还是要老老实实下好“磨刀功”。
作者: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