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安全
作者 王轶辰
近期,我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居民用电进入高峰,同时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全社会用电量快速恢复,进入季节性用电用煤高峰期。连日来,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等多省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随着各地全面进入电力迎峰度夏关键期,能源供给能否保障正常生产生活?
供需总体平衡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供应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并屡创新高。受此影响,我国油气煤价格也水涨船高,能源供给再度引发关注。
与欧美发达国家以油气消费为主不同,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迎峰度夏能源能否安全稳定供应,关键看煤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表示,电力企业提前谋划,持续做好夏储煤工作,今年以来,电煤供需总体平衡。
从煤炭供应来看,全国原煤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前5个月,生产原煤18.1亿吨,同比增长10.4%。从电煤需求来看,前5个月,全国发电供热用煤8.5亿吨,同比增长0.7%。受疫情多点散发,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等多因素影响,电煤消耗量增长较少。当前,电厂煤炭库存基本达到迎峰度夏前峰值,根据统计,截至6月30日,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煤炭库存9601万吨,同比提高42.6%,电煤库存可用天数22.4天。
“目前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未出现拉闸限电情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与统计中心副主任蒋德斌说,虽然近期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并叠加高温天气,拉动多地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但电力行业企业提前做好了充足准备,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
虽然整体供应没有问题,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叶春表示,迎峰度夏阶段,国内外疫情反复、煤炭安全生产、运力协调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煤炭、电力局部保供仍存一定不确定性,区域性、时段性矛盾突出问题仍存在。
此外,电煤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导致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大幅增加,企业经营压力持续积累。不少企业现金流紧张,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隐患增多,威胁电力保供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要求我们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监测预警,努力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供应万无一失。”叶春说。
综合施策保供给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强化协调调度,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在推动煤炭产量责任落实方面,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充分释放先进产能。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挥好煤电油气运部际协调机制作用,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措施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并将产能和产量目标明确到产煤的所有省份,推动地方和企业加快先进产能释放。随着产能持续释放,后续供应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二是不断增强煤炭运输和储备能力。近年来持续加强煤炭集疏运建设,推进公铁水多式联运,煤炭运输能力大幅增强。同时,加快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重点地区储备能力持续提升,政府可调度的储备资源大幅增加,在煤炭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稳定长协价格确保民生用煤需要。今年推动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完善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机制,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用煤成本,进一步夯实能源电力供应基础。
今年以来,国际油气价格大幅攀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相关企业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方组织资源进口,保持炼厂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我国油气供应保持总体平稳。目前,我国主要油气企业成品油库存保持高位运行,天然气管存、罐存均处于高位水平,能够有效保障需求。
“近期,我们已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和各地基本完成全年及下一个供暖季天然气合同签订,从签订情况看,各地签订的供暖季合同量普遍比去年实际供应量有增长,及早为今冬天然气保供做好了准备。”赵辰昕说。
随着各项能源保供增供措施逐步落实,能源供给能力将持续提升,能够有效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同时,我国用电用气价格总体平稳。
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板在广袤盆地上“生长”。这里是我国“十四五”时期规划的新能源基地之一,总装机容量超150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为全国电网输送清洁电能超1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