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2022年已过去三分之一,由于年初以来市场的波动,导致银行理财、私募、公募等众多产品全线收益不佳。
面对回调,已经在场的投资者焦虑、烦躁,悲观者甚至对市场绝望;观望者被情绪干扰,不敢进入,最直观的就是公募新发进入冰点,规模锐减。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年内新基金发行规模达3573.44亿元,同比减少超七成。
巴菲特说过,不要白白浪费一次危机。越是此时,更要理性冷静。
一、每一次的下蹲,都是为了更好的起跳
距离2007年2月26日,上证指数首次站上3000点已经过去15年,
虽然从指数点位看,沪指在原地踏步,但是,公募基金走很远了。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涨幅317.96%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273.57%
平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209.76%
然而,通过收益率走势图,能够看出来,取得收益的背后,是重复多次的回调,再出发,进而创新高。
来源:Choice
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沪指3000点还能否买基金?
从数据上看,在历史持续3000点以下的时间段买基金,有一个明显的规律:
持有时间越长,胜率越高,平均涨幅越大。
数据来源:Wind 2004.1.1-2022.4.26, 计算滚动持有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代码885000.WI),一年、两年、三年的平均收益率,与胜率,胜率计算方式:收益率>0的天数/所有交易日,指数回测不预示未来业绩。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投资亦是如此,这条路上会有翻不完的山,但正如风雨之后的彩虹,市场每一次的下蹲,都是为了更好的起跳,我们要努力抓住每次深蹲后的起跳。
二、郑泽鸿:现在这个时间没必要再悲观
近期越来越多的重磅基金经理发声,华夏基金“能源一哥”郑泽鸿更是坦言,
“现在这个时间没必要再悲观,有些优质公司该布局了”
主要逻辑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中国处在制造业升级的黄金时期。
另外一个方面,居民的财富在过去20年以固定资产(尤以房子为代表)为主,但是长周期来看,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