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海外加息的超预期、俄乌战争、国内疫情,这些短期事件确实给市场带来了比较大的扰动。
但是,在这两点长期判断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看好的优质公司股票相对于年初打了一个比较大的折扣,很多可能打了7折甚至6折。
从长周期来看,在这个时间点就没有必要再去悲观了。短期要尊重事实,市场走成这样,一定要去反思错误在哪,找到错误的逻辑和点在哪,也要去尊重市场短期的趋势;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长,去关注长期的话,觉得机会肯定是远远大于风险的。短期也要做好风险控制,但是长期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这是现在的观点。
三、郑泽鸿是何人?
郑泽鸿,华夏基金内部培养的“中生代”。
他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便加入华夏基金,从研究员一步一步做起,先后覆盖消费类、纺织服装、造纸轻工等行业,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拓展到电力设备、新能源、中游的制造业等行业研究。
2017年6月出任基金经理,管理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
在业内当一位新基金经理出现时,多数是先管理基金公司的一只老基金,随着有一定业绩积累后再发行新产品。
可郑泽鸿不一样,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是他管理的首只基金,也是他的首只新发基金。
有意思的是,这只基金还是郑泽鸿主动向公司建议推出的。
听说,那时候的郑泽鸿看了几年电力设备、新能源之后,觉得新能源这个行业具备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就主动申请发产品了。
梳理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在各季度的配置,能够发现该基金行业配置较为均衡,注重行业分散度,周期、中游制造和金融地产占比较大,长期重配周期、金融地产和TMT。
在具体一级行业方面,基金长期配置有色金属、电气设备、化工等行业,相对于沪深300,基金持续超配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化工等行业。
来源:iFinD,分类为中信一级行业
更重要的是,基金经理会郑泽鸿根据新能源以及各行业景气度进行调仓。
据了解,在投资时,郑泽鸿会先自上而下判断整个市场环境,将市场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深入理解新能源行业的各个子行业的周期性。
而后自下而上选股,重点投资周期内景气向上及供需错配的环节,守正出奇,价值和成长投资相结合。
选股时,注重4个维度:
1.行业的空间够不够大;
2.行业的增速够不够快;
3.产品的护城河够不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