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楼嘉军长期研究城市休闲功能的发展,近年来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家门口的好去处”。
他对市民在家门口的休闲生活需求和休闲生活方式有哪些新观察?未来,社区层面还可以做些什么、提供些什么,助益于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楼教授接受了《上观新闻》的专访。
休闲健身是市民生活中的“刚需”
上观新闻:过去数月,很多上海市民有了亲历和打量自己所在社区设施与生活便利度的机会。城市休闲和“家门口的好去处”是您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您有哪些新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分享给大家?
楼嘉军:过去数月,所有上海市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配合疫情防控,有挺长一段时间需要严格做到足不出户。
但恰恰也是在那段时间,相信很多市民和我一样,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体会到底哪些事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刚需”。比如,很多市民发现,除了解决日常的衣食起居之外,自己还需要休闲、健身、散步。
我和我爱人都已过了60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每天都会下楼散步,没多久就把小区的角角落落都逛了个遍。我们在散步的时候,能看到在小区的不同区域,都有各种年龄段的居民在散步、锻炼、休闲。而当大家必须配合防疫足不出户时,很多邻居则充分利用起自家的内部空间,开展形式不拘一格的运动和休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家保持健康和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因疫情的不确定而产生的情绪。
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线上内容发布平台成为传播和倡导健康生活观念和休闲生活方式的主阵地。
在不少由小区业主构成的微信群里,大家每天交流的内容一开始主要是各种通知信息发布、生活物资集订,后来邻居之间互相熟悉了、生活中的燃眉之急缓解了,各种健康生活类信息的转发成了主流。
不经意间,大家惊喜地发现,身边俨然成为各路“厨艺达人”“生活达人”“手艺达人”的藏龙卧虎之地。他们的分享生动有趣、接地气、实用性强,非常受欢迎。这些交流不仅活跃了群里的氛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认识和友谊,更加强了彼此共克时艰的定力和勇气。
虽然,这些现象有其在特定时期下的特殊性,但在我看来,它们也给上海未来进一步完善“家门口的好去处”带来不少新的启示。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恢复开放。园内防疫措施到位,游客秩序井然。
社区休闲设施要用好用活用充分
上观新闻:一边是人民群众的休闲生活刚需,一边是大家出行不易或者条件受限。如何化解这道难题?
楼嘉军:这道难题背后最核心的挑战,就是“家门口的好去处”如何突破既有的空间形态,实现固态设施以外的内容和功能延伸。
活动形式需要延伸和变化,活动影响力及其社会效益也要能够延伸和变化。在这方面,我们能不能突破既有的理念,打开思路,利用尽可能多元的技术和活动形式,把既有的固态设施和智力资源用好、用活、用充分非常重要。
毕竟,城市内部的空间终究有限,尽力挖潜社区空间资源后,得以转化为“家门口的好去处”的空间更是有限。如何在塑造完固态设施之后,让它们尽可能提升使用效率、放大社会效益,非常值得深思。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打造“家门口的好去处”时,如何通过恰到好处的设计与布局,把空间尽可能留给市民们的互动和交流。
通常来说,大部分“家门口的好去处”所在基地的空间不是很大,非常考验设计者“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力。一度,我们的设计比较注重空间设计的视觉效果,有一种尽可能让空间看上去更漂亮、更艺术化、更有显示度、更易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倾向。这种倾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鉴于空间资源的稀缺性,相较而言,如何为空间后续用好、用活、用充分创造条件,显得更为重要。
如果经过对社区居民需求的调研后发现,该社区居民对这处空间的需求只是歇脚聊天、和睦邻里关系、增进邻里互动,那么,面面俱到、精致化打造的空间设计思路就不一定适合这个社区,反倒是简洁且因地制宜或许更合适、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