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开区数字工场西南门,一块镶嵌着园区名称的大石静静矗立。大石没有专门的名字,园区的职工们给它起名“假山”。绿草围绕“假山”,为园区增添美丽景色,但很少有人知道绿草之下暗藏玄机,小小的渗井发挥了收集雨水的大作用。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不仅在住宅街区、公园河道等区域建设“海绵体”,还积极引导企业园区开展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调蓄池等“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助力经开区焕发绿色生态美。
在北京经开区北京市电力公司亦庄办公区,随处可见的绿,种类多样的植物生机勃勃、繁茂生长。“海绵城市”相关设施藏在其中,不仅优化布局、装点环境,更在涵养雨水、避免内涝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走在园区步道上,左侧有渗沟,右侧有明渠,两边绿地低于步道。雨水来临时便通过雨水箅子流入明渠,最终流入绿地内渗水井和渗沟,在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对植被根系进行灌溉。这里的雨水立管大部分都隐匿在楼房内,只在末端露出一小段管道,经过消能处理后漫流至下凹式绿地和明渠中。此外,园区内的梯田式绿地也在进行着雨水的存蓄,硬化路面上的雨水会因为地势向绿地汇集,梯田式绿地间的步道则采用隔板,雨水会顺着隔板缝隙流入绿地。在这里,所有的雨水都有它的“归宿”。
在北京经开区的企业园区中,贯彻环保理念、助力海绵城市建设的不在少数,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根据“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加强对雨水的调蓄和控制能力,同时具备雨水回用的功能。目前,该公司建立了11座雨水调蓄池,4座调蓄湖,总容积大于4万立方米,配套雨水收集和利用管网,在全面提升防洪防涝能力的同时,还可减少绿化水资源的消耗。此外,该公司还扩大中水的使用能力,据统计,每年可减少自来水使用量35万吨,约合6000余人一年的常规用水量。盛夏来临,厂区内湖中荷花盛开,喷泉喷出的水柱在阳光下闪着光芒,湖边搭建的长廊与此景相得益彰。有地乘凉、有景可赏,北京奔驰打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工厂”。
此外,位于北京经开区的京东方总部、SMC公司、赛诺菲公司等也都将“海绵城市”项目“揉”进企业、园区建设中,晴天时装扮景观、美化环境,雨天时涵养水源、防汛排涝。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经过不断探索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卓有成效,其背后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辛勤努力。在这些“海绵体”的吸收释放之间,不仅可以看到“海绵城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更能够看到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和谐、自然宜居现代城市的决心。
融媒体中心:史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