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曹俊8月4日报道:住在上海的老房子、穿着大花棉袄、用痰盂存放零食、使用热水瓶和搪瓷脸盆等等,在现在的上海似乎并不多见,但就是有这么一个日本女孩宇山纺,生活中使用着很多带有中国元素的物品,并在自己的插画中体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由于和贾玲长得有几分相似,有人戏称她为“日本的贾玲”,这是大家对她最初的了解。出于对她的好奇,东方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她,从而了解到,她的生活中不仅是这些,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希望能把近现代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告诉日本人。
宇山纺
封控期间的最大长进:料理创作
得知宇山纺这个名字,是源于上海封控期间的一则新闻,被她的插画和封控生活中的无数第一次所吸引。她告诉记者,在封控期间,她画了10几幅插画,记录下了她在这期间的点点滴滴。她说:“封控前,大多都是点外卖来解决饮食问题,但封控期间外卖几乎都停了,所幸,自己开始动手做料理,且最大的收获就是料理的突飞猛进,创作了很多新菜。比如,第一次收到投喂的莴笋时不知所措,就想出了一道新菜,与大蒜一起揉啊揉,并加入酱油和可乐,成为拌饭的一道美味佳肴。还有油面筋,感觉有点像汉堡胚,于是把它一切二,当中加肉末、芝士、鸡蛋等,烤一下,很适合当时减肥的我。当然,还有第一次收到一只带头的整鸡,本想埋葬,但得到食材不易,舍不得还是做了分割,烤了鸡肉串,做了鸡肉料理。此外,第一次做青椒肉丝被辣到眼泪直流。”
宇山纺在封控期间收到一只带头的整鸡,开始想“埋葬”它,不过想想得到食材不易,还是做了料理
除了料理之外,她还接受了外卖小哥的投喂、感受到了邻居们互帮互助的温暖。“之前认识一位跑腿小哥小王。刚封控的时候,家里的物资渐渐减少,于是,就想起了他,聊了几句后,他问我食物和水还够吗?然后得知我的物资不多了之后,便回家拿来了鸡蛋和蔬菜等给我。由于家里饮用水缺乏,闺蜜为我用饮水机制造了很多,小王也特地跑到闺蜜家为我送水。”小王说相识一场,就是缘分,总不能让你饿着肚子,因此,“我特别感激他”,宇山纺说道。有一次,小王还与宇山纺视频,直播了当时上海外滩的景色,让她感受到了特殊时期的上海。
宇山纺第一次做抗原,得到了隔壁叔叔的帮助
宇山纺住在徐汇的一栋老房子里,邻居们虽然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但是他们也很照顾宇山。她说:“封控期间,第一次发抗原已是晚上8点,我不太明白,就敲开了隔壁叔叔家的门,他给我我演示了一遍操作流程,但并没有很紧张的样子。幸好,周围有这么和蔼可亲的邻居在。”
宇山纺封控后第一次去极乐汤,居然中奖了
6月1日凌晨,在结束了2个月的封控生活后,她走出了老房子,见到开着的便利店,便随手买了根冷饮,顿感幸福。之后,去了广东路上的一家兰州拉面,太过于美味,向店主要了一份拉面胚,自己回家特地拉了一下,虽然粗细不均,但也乐在其中。她说:“看着师傅拉拉面很简单的样子,没想到那么难,我得好好学习一下”。除了外出就餐外,她也在空闲时间创作新的菜品,如茭白与明太子组合的饭团。也许对于自己的新作太过于满意,她说:“一下子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