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因为历史的因缘际会,一群出生于台湾省的同胞最终定居于大陆。岁月沉浮,如今他们多已进入暮年,走进他们的乡土记忆、聆听他们在大陆的成长生活和对两岸交流的感悟,正是两岸关系大历史的生动体现。从本期起,我们开辟《大陆老台胞忆峥嵘岁月》,邀请曾任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台湾代表团的代表、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的代表以及台湾省籍全国政协委员,讲述他们在时代大潮中的乡愁记忆。
1949年,我随在大陆定居的阿公到厦门玩,没想到从此与在台湾的父母相隔海峡终不得见。离开基隆港时,母亲背着2岁的弟弟,一直向我招手,放不下对远行女儿牵挂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心底。此岸与彼岸,这条归乡路,于我竟苦苦等了2.6万多个日升月落。希望两岸不要再有隔绝,两岸同胞走亲走近,最终团圆,是我们共同的期许,也是责任和使命。相信我们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要和平不要冲突、要交流不要隔绝。
招招手,别离基隆
1949年,居住在厦门的外公(我们叫他阿公)从厦门来到我们位于基隆的家做客。阿公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吃的东西,并邀请我们一家人到厦门游玩。听母亲说,阿公在厦门做生意,生活很富裕,厦门景色也很美,我和姐姐都吵着要跟阿公到厦门玩。那时,父亲在基隆一家电灯公司做工程师,但因为一次事故被炸伤,影响了正常工作,母亲又是家庭主妇,所以一家人生活很拮据,我和姐姐很少有机会到基隆以外的地方玩。
阿公本来是要带姐姐去厦门的,但他离台的日子离姐姐去日本念书的日子很近,所以在我的一番申请下,母亲同意让我跟着外公去。那时离台到大陆也要办证件,还要照相,母亲说,如果来不及,你就不要去了。但没想到的是,在最后一刻,我拿到了跟外公赴厦要用的证件。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母亲背着2岁的弟弟,一手牵着我,坐上人力车,奔向基隆客运码头。因为我从没出过远门,一路上,母亲反复叮嘱我,到了厦门,一定要听阿公阿嬷的话,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我们到码头后,阿公已经上船。船很大,而且马上就要开船了,一家人都很着急,可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阿公。就在母亲打算把我带回家时,我从很多乘客的身影中找到了阿公。阿公听到我叫他,从甲板上伸出头,叫我赶快上船。就这样,一人传一人,我被抱到了大木客船上。坐上船的我,很开心,还从窗户里探出身,跟母亲挥手道别。
穿着小裙子小红鞋,带着欢笑,和岸上家人招手的我,不曾想到这就是我与母亲的最后一别,我与家乡台湾40年的别离。我的行囊只有母亲简单帮我收拾的几件夏装,因为我们只是想着要跟阿公到厦门游玩几天。然而,命运就这样让我与大陆深度联结,这一年,我7岁。
少年在厦门
阿公是浙江人,去台湾做生意时,和在桃园长大的阿嬷相识结婚,后来两人定居在厦门江头,就是今天的厦门台湾街一带。
刚到厦门时,我没有玩伴,只能每天乖乖地坐在家门口的板凳上,左邻右舍很多大人小孩都跑过来看热闹,想看看这个台湾来的小女孩长什么样。
因为身边只有我一个外孙女,阿公阿嬷对我很疼爱,还雇保姆照看我,要什么有什么,吃穿不愁,我在厦门乐不思蜀。因为一时回不了台湾,我到了上学年龄,阿公就安排我在厦门上小学,并帮我重新取名,叫张桂珠,不再使用在台湾时使用的名字“珠露”。
当时我少不更事,不太能理解两岸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印记深刻的是,每次陪年事已高的阿嬷去医院,路上她总是叮嘱我要熟背基隆老家的地址。阿嬷说,“台湾还没有解放,现在台湾回不了了,我可能见不到你母亲了,但你要熟背自己家的门牌号,以便哪天能回到台湾,或者见到台湾的亲人,好有相认的物证。”
我家的地址是台湾省基隆港八番地,我的母亲叫张富,父亲叫张世助……在阿嬷的叮嘱下,这些台湾家人的信息,清晰刻在了彼时7岁的我心中。阿嬷还让我把从台湾穿来的那双红皮鞋用一只小皮箱保存起来,以便作为和台湾亲人相认时的物证。
1960年,疼爱我的阿公去世了。阿嬷担心自己年事已高,将来我无人照顾,便托人给我介绍对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阿嬷想着一定要给我找一个“身份”好的人家,于是我找到了我的爱人,家里“身份”是贫农,又是转业军人的大陆男人,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