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之后,周平浪时常骑车游走在上海街头,随时停下,拍照,再次上路。
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变了,又好像完全没变。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年的“新上海人”,周平浪的生活已经完全和这座城市纠缠在了一起,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出现在了他的照片里。歌手庞麦郎曾在《我的滑板鞋》里将找到滑板鞋的城市称作魅力之都,他用浓重的口音唱出了一个小人物在大都市里追逐梦想的酸甜苦辣。那么,上海是一个魅力之都吗?这对周平浪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相较于前两者的音乐和摄影,本文作者三三用文字延续了关于“魅力之都”的讨论,这篇标题为《关于魅力之都的三十个秘密》最初看起来是对周平浪三十张照片的回应,在这个过程中,三三好像是觉得“三十”这个数字太过野心勃勃了,于是,她就把秘密的数量削减到了十个。与此同时,魅力之都也从周平浪用相机从真实都市里拓写下的场景,变为了照片里从平面中生出的片段,给了这层合作想象的空间。
周平浪作品
关于魅力之都的三十个秘密
三十个秘密,似乎有点超额。否则,魅力之都就成了一条魟鱼,背脊上载负着密密麻麻的斑点。我们由此打算将其拦腰砍断,先谈其中十五个秘密。十五或是吉利的数字,天气通常预报十五天,美洲新大陆在十五世纪被发现。在古代,十五岁的男孩要在十五月圆之夜踏上从军的征程。尽管如此,列举魅力之都的十五个秘密,仍然需要耗费太大的工作量。于是,我们希望将数字再次折叠,例如减少到八个秘密(我们相信,魅力之都偏爱偶数)。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依照四舍五入,使即将揭晓的关于魅力之都的秘密达到十个。
10、魅力之都的动物有自己的心意
周平浪作品
周平浪作品
当然,它们不会成精——“成精”是一个多么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蜕变方式,它们无疑会拒绝。在魅力之都,动物是一群更深邃的居民,保留着最全的种属:猫、狗、熊、黄鼠狼、鹰、蝾螈、印度蟒、一些不愿意露面的龙等等。有一次,我们就幸福度问题采访一只橘猫。橘猫表示没有时间,它只是出来买报纸,家里还有仆人在等它。与猫类相比,狗类采访对象显然更容易亲近。然而,它们有时会暴露过于调皮的天性,例如成群结队跳进我们工作人员原本对准草丛的摄影镜头,寻找隐蔽角落,各自躲藏。这张照片被我们用于“每日猜谜”栏目,谜题是:猜猜画面中究竟有几只狗?智商超过两百的读者才有可能看出正确答案。
9、魅力之都的高楼擅长形变
周平浪作品
周平浪作品
周平浪作品
目前,好莱坞的想象力仅发展到汽车人的变形。但在魅力之都,“可变性”已普及到城市建筑,摩天大楼的变化阈值尤其高。有时你走在路上,看见一座竖立着的巨型钢琴,或是一只红色的加长版大蜻蜓,可能都是高楼所变。也有一些高楼是多嘴的,它们身携电子屏,不时发挥高级扩音器的功能,将文字化作一种呐喊。相对常见的字幕是:I Love 魅力之都。事实上,根本没有人不爱魅力之都。
8、魅力之都没有“暂停键”
周平浪作品
如果你碰巧看到“暂停键”,那只是一个玩笑。
7、在魅力之都,轮船夜夜航行。
周平浪作品
周平浪作品
理论上,我们并不应该关心轮船,毕竟它属于一种因低效而遭替代的城际交通工具。在魅力之都内部,轮船多起装饰作用,服务于市民与旅客的审美情趣。如我们所知,明末张岱以“夜航船”为题写过一本随笔录,取长夜航行时人们在舱内笑谈古今之意。而在魅力之都,这种由古代演变而来的肆意挥洒之情完全能够成倍扩张。在赛博朋克时代,夜航船是人群交汇狂欢的介质。人们站满甲板,等候轮船往更深幽处开,而夜晚将以某种更彻底的形式将他们搂在怀中。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夜航船的终点在哪里。它通宵达旦,没有一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