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笔刷,蘸上色粉,轻轻地在树脂制成的精致脸庞上扫过,一笔一笔地勾勒出一个BJD娃娃妆容的大概轮廓,之后画眼线、贴睫毛、涂唇油……
BJD化妆师咕噜正在给手里的娃娃绘制妆容,她说,这是给予娃娃“第二次生命”。
咕噜今年26岁,毕业后她创业过,做过教育机构老师,之后成为了一名全职BJD化妆师。做了近三年,她开始计划转型,但“应该还是离不开手工和娃娃的圈子”。
化妆工具展示和工作台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BJD是英文Ball-jointed Doll的缩写,即“球型关节人偶”,多由树脂制成。 BJD娃娃的假发、眼睛、服饰均可更改,手工定制化的属性较强。
“娃社”是制作娃娃的店铺,一般来说,从“娃社”购买到的娃娃没有妆容,只是一个空洞的白模,需要化妆师一笔一笔地绘制,让它拥有风格和表情,更加鲜活灵动。因此,每一个娃娃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完整的BJD娃娃并不便宜,从身体、妆容到衣着发型甚至眼珠都花费不菲,价格从几百元到万元不等,所以,不少BJD娃娃的购买者是有经济实力的成年人。这有时让“娃圈”被打上“天价”、“狂热”的标签。但咕噜认为,喜欢BJD娃娃的人,通常是一些善良、保持内心童真的人。
在“娃圈”,这个小众群体也有自己的文化:BJD娃娃或是寄托着买家喜欢的风格和人设,或是衍生于买家喜欢的影视剧动漫。在圈子里,娃娃不用“买卖”二字,而是叫做“养娃”,一方面娃娃由树脂制成,易泛黄,需要小心养护;另一方面,娃娃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也起到心理抚慰和治愈的作用。它们不是单纯的玩偶,更是情感寄托。
以下是咕噜的口述。
“愿意保持童真的人”
从我接触到的客户来看,喜欢BJD娃娃的人都是一些善良、保持内心童真的人,很多人已经20多岁、30多岁,经历过社会的历练,虽然不再是孩子,但他们愿意保持这种童真。
这个爱好是比较花钱的,而且给不了任何现实的回馈,但是这些人还是愿意花钱到娃娃身上。我觉得大家都是一群童真的保持者,是对娃娃充满着美好幻想的人。
我大学专业是法律,但是我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2018年毕业后,我第一份工作工资很低,就去兼职给娃娃化妆。在获得的收入比上班的收入多了后,我衡量了一下,觉得自己既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又可以有一些收入也挺好的,最终选择做一名全职化妆师。
最开始给娃娃化妆时,家里人并不知道,我真真正正地从这上面挣到了第一笔钱之后,才去跟家人说了这事,有点炫耀的感觉:我居然能够靠我的爱好去挣钱!
我的化妆风格偏日常甜美,这种风格也是大家最喜欢的一种风格,适合大部分日常装扮,化的女孩子的妆容居多,在尺寸上,接到的六分尺寸(成年人身高六分之一尺寸)的娃娃比较多,这种娃娃身高大概30厘米左右,比较容易携带,大家比较喜欢。
别人送过来的待化妆的娃娃
顾客会把娃娃头寄过来,同时会附带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妆容类型、联系方式、娃娃名字、性别、希望的风格、妆感轻重、是否有禁忌项、是否贴睫毛等。
妆容主要分为自由妆和指定妆,自由妆仅可要求性别和一个风格关键词,指定妆则可以指定色系、细节、眉形等,现在我化自由妆收费150元,指定妆贵30块钱。除此之外,还有体妆、仿妆等。
攒到20个娃头左右,我就开始化妆,统一给它们喷消光液。因为BJD娃娃是树脂材质,消光液相当于一层保护树脂的透明的漆,上妆时不会染色。
喷完第一层消光液,我会先上一层色粉,让妆容有大概的轮廓,再喷消光液;第二层就开始画线条,也就是娃娃的睫毛、眼线和眉毛;然后再喷消光液,干了后我就开始细化妆容,把颜色再上一遍,线条再优化一下,再喷消光液。大概要喷四五次消光液,一遍一遍地完善细节,直到把妆化好,最后一步是贴睫毛和涂嘴唇的光油,这样一个妆就完成了。一批娃娃一周左右可以完成化妆。
化完妆我会拍照给客户看,正面一张,左边一张,右边一张,如果客户对某些地方不满意,会重新修改,这个过程还是蛮麻烦的。不过我遇到的大部分客户都比较友好,他们认可我,才给我送妆,极少数的大概有一两个客户,化完妆后不满意,要求我擦掉妆容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