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孩、三孩家庭逐渐增多,这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又多了不少选题。比如,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吗?在传统观念中,肯定要让,否则就是不懂事的表现。但一些年轻的父母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尽量公平。这种礼让行为,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破坏孩子们之间的情谊和亲子关系。让还是不让?值得我们思考探讨。
把爱的种子放到孩子心里
“你是姐姐,要多让着弟弟妹妹”
“你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弟弟喜欢,给他玩一会怎么了”
“大的就是应该让着小的,你要听话”
……
图源网络
这些话语在二孩或者多孩家庭里似乎经常能听到。或许,大人说这些话的本意是消除争端,让孩子之间能够更好地相处,但这种“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英国评论家戴维·弗罗斯特曾说,“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是一个家长。当你有两个孩子,你就是一个裁判。”所以,教大孩子必须让着弟弟妹妹,这个判定就是有失公允的。
我是独生子女,在众多堂亲表亲中排行老幺,但从小到大哥哥姐姐们却很少让着我。相反我如果想仗着自己最小耍性子,我妈便会第一时间出面好好教育我一番。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感情一直很好,虽说偶尔吵吵闹闹,但常是上一秒吹胡子瞪眼,下一秒形影不离。
长大后,我身边也多了很多父母朋友家的弟弟妹妹。每当家里有“熊孩子”做客时,我从来不会担心甚至抗拒,相反十分欢迎,主动把珍藏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分享,因为我的父母从不会对我提出任何“让”的要求。有小弟弟一来就上蹿下跳,甚至想去我房间“探险”时,我妈就会告诉他,这是小姐姐的房间,必须经过同意才能进去;与小妹妹一同用餐时,我爸也会让我们分享美食,甚至遇到挑食的小朋友还会拿我做榜样……
图源网络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当有了满满安全感,他们会开始学习如何关爱体谅他人;当有足够尊严感,他们会从谦让中感受到价值和快乐;当确信自己拥有着无条件的爱,他们更会坦然地跟自己的手足分享这份爱。所以,为人父母要做的,不是教孩子以“爱”的名义“让”,而是把爱的种子,放到孩子心里,静待花开。
别让爱的天平失衡
不知不觉,身边许多朋友升级为二胎宝妈宝爸。偶尔小聚,谈及孩子的成长,大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最近,好友坦承,自从二宝出生,生活重心逐渐向年幼的二宝转移,不经意忽略了大宝的感受。曾有一段时间,乖巧的大宝情绪低落,常常在饭桌上不好好吃饭,也不愿与二宝分享玩具。通过与孩子真诚沟通,她才知道这些“退步”行为是大宝发出的“心灵信号”,单纯希望能引起父母的关注。从好友的分享可见,开启二胎时代,家长要学会保持爱的平衡点,营造相对公平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图源网络
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为了减少孩子之间的冲突,许多父母会倾向于哥哥姐姐应该更加懂事,自觉礼让弟弟妹妹,从而减轻自身教育压力。他们喜欢把“弟弟还小,你不要跟他争”“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当作口头禅,无形之中给大孩子更多压力,造成爱的天平失衡。
诚然,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我认为需建立在互相尊重、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身为家长,应当学会正向引导孩子,教育他们互帮互助,逐步建立家庭角色认知,智慧化解孩子之间的冲突,让哥哥姐姐自愿给予弟弟妹妹陪伴和温暖,让年幼的孩子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当大宝主动表现照顾和保护小宝的正面行为,小宝毫不掩饰表达对大宝的感谢,家长要给予双方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是平等的。
图源网络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是花期不同,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心了解孩子。在我的眼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爱的天平从不失衡,让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有均等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沐浴着爱和温暖,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