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冷水浴
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处暑运动法则
1.注意衣着防止感冒。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开始变低,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2.晨起锻炼不能空腹。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身体中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很容易发生低血糖。起床后运动前应该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垫一垫”。
3.及时补水防止秋燥。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秋燥,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水。如果运动量较大,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或者喝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防止肌肉出现痉挛。
4.做好准备防止拉伤。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重视,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中老年人的锻炼更要“留有余地”。
5.循序渐进切忌过猛。从中医理论讲,秋天又是一个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保持适度原则。
处暑时节,早晚能感受到些许凉意,但“秋老虎”余威犹存,一定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
(来源:上海宝山)
选稿:张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