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毓凯认为,年轻人无论希望直截了当地相亲,还是希望通过联谊、日常社交等方式结识异性,都是正常、合理的需求。“现在一些年轻人因为业余时间少、社交圈子窄而无暇找男女朋友、接触不到异性,这一方面要求社会给年轻人减压、保障充分的个人生活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如何灵活地打造年轻人认可的交友模式,也对社会单位及机构提出了挑战。”迟毓凯表示,不同年轻人喜好的交友模式不同,社会单位、社会机构应该努力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景,让有婚恋交友需求的年轻人找到自己适应的途径。而不是当一些年轻人难以接受目的性强的相亲、或普通的交友活动难以解决需求时,又难以找到其他的交友形式。
前不久,王小在朋友组的户外“火锅局”上认识了一个女生。“她坐我旁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看着很舒服,她很安静,不怎么说话,我们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我会在行动上主动照顾她一下。”吃完晚饭后,女孩加了王小的微信,第一条信息是:“谢谢你今天对我的关照。”两人第二次见面约在一家西餐厅。“她穿着淡蓝色的长裙,化了淡妆,也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安静了,我们聊得还挺好的,希望我们有好的结果。”王小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青年均为化名)
选稿: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