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民宅建筑为“邨”,是只有在上海才会听到的说法。邨虽与“村”同音,但却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含义。上海的民宅,从经济文化落差上,可以分为弄,里,坊,邨,楼五大称谓。
潘思同《陕南邨一角》
以邨冠名的房子,有独用的卫生设备,弄堂口有铁栅栏门。长乐邨,四明邨,光明邨,愚谷邨……黄浦区的陕南邨更是邨中堪称完美的花园小区。
陕南邨的由来
陕南邨修建于1930年,由比利时建筑师列文设计,原名“亚尔培公寓”,是以当时比利时国王的名字命名的。2010年世博会,当时的比利时王储菲利普王子还专程造访陕南邨。
陕南邨建筑外观以淡黄和砖红为主色调,楼层开口部用纵横线条进行装饰,屋顶为四坡顶,东西两角设有凸窗,每个住户都设有暖炉。每一栋都是一梯两户,两个大开间朝南,房间内三面开窗,不与其他住宅联结。中间是一个两侧都可以开门的卫生间,一个卧室有大壁柜。类似现在的精装交付,地板、室内门的款式、线脚、厨房卫生间地面的马赛克地砖、壁橱、洁具等等都是统一制作的,在如今的套外厨房里还能看到保留的六边形马赛克地砖。
陕南邨与历史名人的渊源
住过陕南邨的历史名人有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老干部也占有一定比重。如电影明星王丹凤、作家黄裳、翻译家周克希等。陕南邨的名人日常进出,从无架子,邻里们也见不到这些名人,也不会特意探头打听,或在外炫耀。这种刻意而为的修养,多多少少是陕南邨里心照不宣的公寓文化。
翻译家周克希
据陕南邨内老居民的回忆,过去王丹凤曾住在他家楼下。当时,电视正热播着由她主演的电影《女理发师》,许多她的粉丝会专程赶往陕南邨,在她的住宅前等候以一睹“真容”。
演员王丹凤
上海影协主席任仲伦曾描述过在王丹凤夫妇家做客的感受——陕南邨地处繁华,法国梧桐下有许多精致的商店,弄堂内宽敞幽静,欧式建筑有些年岁,因之增添了一些平和。阳光很好,透过窗户照耀在地板上。我们都沐浴在阳光中,大家心情也是阳光灿烂的,连笑声仿佛也是明晃晃的。
浪漫的八角窗
陕南邨每户人家都有着朝南的转角八角窗,这种窗户与一般住家窗户的区别在于——位于东南或西南的转角处,透过该处的光线会尽可能地扩大室内采光区,使得室内通透明亮。
在很多描写陕南邨的文字中,能够知晓一天之内,随着窗外光影不停变换,不同时间里,房间内部会呈现出各种色彩:晨起时分,通常是朝霞金黄,上午亮白,下午逐渐浓郁,傍晚染上夕阳余晖的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