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稻花香里说丰年。怀柔区汤河口镇探索现代化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把深山荒地变成水稻种植园,还养殖了稻田蟹、小龙虾,稻渔种养模式让稻米产量翻倍增加,同时,该镇有机甜薯也迎来丰收,特色农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
稻谷压弯稻穗,秋风吹过稻香。走进汤河口镇后安岭村水稻种植园,整齐的稻田绵延开来,处处是田园美景。在去年试种成功基础上,今年汤河口镇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除稻花香、小站稻外,还引进了花青素紫稻新品种。
怀柔区汤河口镇农发办主任 李健:这个地原来是一片低洼地,因为白河在上游沿着山根有一道水渠,有一个小支流,每年到雨季的时候河流水位上涨,从这渠漫过来了,所以这片地啊长期是有水,我们也就因地制宜了。
由于水源充沛,该镇还探索“稻渔种养模式”,在稻田中养殖稻田蟹和小龙虾,让腐殖质与杂草成为蟹虾的食物,同时,其排泄物也能作为水稻肥料。得益于此创新之举,今年水稻产量翻倍,预计收获16万斤。
除了稻米,今年该镇的有机甜薯也喜迎丰收。在东黄梁村,农民们在田间翻地、收获、装箱,200亩沙地有机甜薯产量达到了50多万斤。
以“小切口、小品种”为突破口,汤河口镇打造“休闲旅游+特色农业”的都市型生态观光园区,还进行“我为汤河口农业做代言”新媒体短视频推广,完善“产、供、销”产业链条。充满“小时候味道”的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农民收益明显增加。
怀柔区汤河口镇农发办主任 李健:通过这种引进优质品种这种方式,来发展我们的都市型农业,去年的特色农产品收入在500万到600万之间,预计我们今年的农产品产值在去年的基础上,还能增加300万到400万,让我们的村民更加的富裕。
来源:怀柔融媒体中心:段峥、崔颖
编辑:王静
责编: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