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上拜宅神忆旧
作者:唐吉慧
今年的中秋节,恰逢教师节,无疑较以往多了一份美好,唯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这最朴素的祝愿能够陪伴你我。这一刻,亲人们围坐在一起细语相谈,突然间想起多年前中秋节,我的老家宝山农村里的拜宅神活动,我参加了一次,至今印象深刻。
中秋佳节
那年中秋节,宅子上的人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纷纷从宅子以外的地方回来聚在一起。12时准点在选定的空地上摆上两只朱漆大方桌,中间架起烛台燃上大红蜡烛,蜡烛中间摆放猪首,两旁是花生、黄酒、月饼等供品。小孩子高兴,能分到不少好吃的。一位奶奶说:“宅神要连拜三年,中秋团圆之日向宅神乞福,第四年再拜是为谢宅神,待九年后复始。”
宝山的罗店古镇,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过去曾经有大片的土地是农村。我是在村里念的幼儿园,小时候我极为调皮,做过许多“坏事”,诸如翻了墙钻入邻居家的院子,将葡萄架上才长出的青葡萄全部采摘干净;带了小朋友去钓小龙虾,却和他们一起掉进粪坑;在幼儿园将某位小朋友自家带的饭菜偷偷吃掉,害她中午没饭吃,只顾一个人哭鼻子。为此常常有人上门来告状,我总免不了母亲一顿打,有回她甚至气得要拿烧红的火钳子烫我,亏了邻居相助,把我拉开。
我记得那时候,西红柿、黄瓜从架上摘下来在身上蹭蹭就能吃,水沟、池塘清澈的随时捉得到鱼虾,夏天抱着从地里摘回的西瓜用网袋套了沉入水井,仅仅二十分钟,西瓜甘甜沁凉。我记得那时候,我在棉花地里摘过棉花,在番薯地里挖过番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油菜花地里肆意奔跑,水稻成熟的时节在金色的稻浪里和小朋友们玩警察捉强盗。我记得那时夏天的晚上,打谷场的萤火虫多得亮过天上的星星;秋天的晚上,开着窗敞着门,听得到蟋蟀们在菜地里欢快地“咀咀”叫。我记得那时候,大人们并不富裕,每天做的事情不过种庄稼、带孩子,他们很苦,却也快乐。他们很少幻想,用勤劳、用力气,在太阳下慢慢咀嚼最纯朴的时光,享受最简单的人生。
我记得那时候,同样的一个中秋节,我拖着鼻涕,走进东面奶奶家的灶间。那天她正在灶上蒸东西,我问是什么,她说是塞了糯米的莲藕。我一听不愿走了,开心地跑去灶后往它肚子里塞柴火。约摸十分钟样子,奶奶掀开大木盖子,一袭清香让我的口水和鼻涕一起流了下来,我用衣袖抹了抹口水和鼻涕。她用菜刀切出一段莲藕给我,叮嘱我慢着吃,小心烫。我没顾得上她的话,馋得几口吃完了那段莲藕,而后跟她算有礼貌地说了声,“好香、好吃,谢谢”,风似地跑出了她家的灶间。这么多年了,我再没吃到过那么“好香、好吃”的塞了糯米的莲藕。
自念小学起,我离开村子来到了宝山城厢,即现在的友谊路街道,三十多年过去,宅上有了很多的变化,许多青壮年去到城镇开启新的生活,有了更好的医疗、学习和工作环境,然而宅上的人家渐渐彼此疏离,剩下老人们一个接一个凋零,仿佛只有等到拜宅神这样特殊的日子才能重新聚在一起,看一看曾经熟悉的面孔,我不禁在想,数年后的中秋节,大家还会回去一起拜宅神吗?
选稿:施丰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