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大兴区菊源南里2号楼顶层的张先生反映,每逢大雨,房顶就漏雨。为此,他找来梯子爬上楼顶,专门涂了好几层防水涂料。然而,房顶依然漏雨。仅靠自己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区物业正入户征集意见,启动公维金的申请程序,漏雨房顶有望得到大修。
前几天的一场降雨过后,记者来到了张先生家中。虽然当时没有漏雨,但记者仍在客厅墙顶上看到了几条裂缝。张先生说,之前下雨时,雨水会顺着裂缝流进来,滴到地板上,他们只能找来大大小小的水桶和脸盆接雨。“下大雨时,每半小时就要把接满的一盆水倒到卫生间,所以整晚都不敢睡觉。”
在墙顶裂缝的旁边,原本有一盏照明灯,但是因为漏雨,已经无法使用,灯罩也都掉落了下来。即便买来了新灯,张先生还是不敢安装,生怕漏雨导致电路出现安全问题。如今,他家就用一盏小台灯照明。
张先生的母亲告诉记者,有一天下大雨,她正在卧室,原本就漏雨的地方突然一大块墙皮掉落在了椅子旁,幸亏几分钟前她刚刚离开那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张先生经常出差,赶上大雨天,他只能请求邻居帮忙,协助老人处理漏雨。记者还在家中看到一个大桶,连接着一条十几米长的水管。老人说,半夜一趟趟去倒水实在是不方便,不得已才买了这个装置。
“因为年久失修,屋顶的防水层损坏很严重。”张先生说,小区总共有3栋楼,最近两年,大家普遍反映房顶漏雨,只能自己做一些临时性的防水处理。“即便自己找施工队做房顶防水,也只能是处理自家的一部分楼顶,其他区域的水还是会渗过来。”
张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同样住在2号楼顶层的一位居民反映,她家卧室也经常漏雨,请了维修师傅做了专门的防水处理,但下大雨还会漏,“我家楼顶是修了,但是不整体大修的话,楼顶别地儿的积水还是会流过来。”3号楼顶层的一位居民说,她家的厨房也漏雨,物业工作人员曾做过一些修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居民们多次向物业反映,希望申请公维金进行维修,但事情却卡在行政区划职能的问题上,很长时间没有进展。张先生说,属地旧宫镇曾回复称,小区物业是丰台区的公司,他们没有直接管理物业公司的权限,但会积极协调沟通。居民了解到,旧宫镇的行政区划职能已经从大兴转移到了经开区,小区公维金的账户资金处于交接中。
记者从小区物业了解到,菊源南里1-3号楼体建成已接近20年,屋顶防水层已严重破损。物业工作人员于8月底开始入户征求居民意见,以便能够启动公共维修基金申请程序,尽快对屋顶的防水层重新处理。
作者:孙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