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以厘米计,凸显了当时保供的压力之大。
8月21日,我省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实施“以水定发、以发定用”的电量分配控制方式。与此同时,精细化的调度也让紫坪铺水库牢牢守住了824米“红线”。此外,随着流域降雨量的增加,紫坪铺水库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拦蓄雨洪资源,截至9月7日中午,水库水位已回蓄至848米。
除了紫坪铺水库,9月,全省其他水工程或将陆续迎来蓄水良机——据气象部门预测,本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各主要江河来水量以接近常年或偏多为主。
“以往七八月份水库蓄水多,但今年水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后期降雨落区、有效降雨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蓄水保供的压力一下子都落到了九十月份。”省水安全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抗旱室主任陈尚书表示,全省水工程蓄水压力陡增,如何提前谋划,既要看天气,又很考“手艺”。
算好“两笔账”
统筹防洪与蓄水等,有效提供水源保障
“现在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3米,运行正常。”9月7日中午,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武都水库管理中心主任杨向前坐在值班室,实时关注水库运行情况。
位于绵阳市江油市的武都水库(资料图)。邵明亮 摄
汛限水位又称汛期控制水位,是确保水库发挥防洪功能而设定的水位参数指标。原则上,汛期(5—9月)水库水位要严格执行,不能超过。为何武都水库目前可以超汛线运行?
“这是我们严格评估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了的。”杨向前表示,主汛期涪江来水显著偏少,但武引灌区当时又正值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水库蓄水量消耗巨大,为了保障后期发电迎峰度冬和秋粮生产之需,武都水库必须尽一切可能拦蓄雨洪资源。
当然,目前仍处汛期,提前谋划蓄水要提前算好“两笔账”。
首先是“安全账”——蓄水的前提必须是防洪安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表示,要统筹考虑防洪、蓄水、发电,运用好“大水调”工作机制,在保证防汛安全前提下,科学调度水工程,充分拦蓄有效径流,实现雨洪资源最大化利用,为迎峰度冬、秋粮丰收和城乡供水提供水源保障。
“其实,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从8月底就启动了蓄水计划,大大早于往年,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拦蓄洪水,为下一步保供储备水源。”杨向前说。
此外,还要算好“长远账”——既干在当下,又谋划长远。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水工程主管单位要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立足后期降雨偏少或有效降雨不足等最不利情况,提前做好水资源的筹集和储备。以武都水库为例,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已编制好汛末增蓄方案,力争利用好每一轮降雨过程。
极限思维、系统观念、备份考虑,这是近期水利厅召开相关蓄水保供会议经常提及的高频词汇。根据部署,主负荷区控制性水工程要“一库一策”制定边防汛边蓄水方案,提前1个月开展蓄水工作,逐流域、逐库分类指导蓄水保水,力争11月达到蓄水预期目标,尽早“收复失地”,为今冬明春的水、电保供蓄足水量。
作者: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