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前三个季度,A股市场主要股指跌幅已超过2018年同期:上证指数、深圳成指 、创业板指、沪深300分别下跌16.91%、27.45%、31.11%、22.98% (2018年同期分别下跌14.69%、23.91%、19.47%、22.98%),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何种水平,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通过哪些指标或维度分析和研判。
财通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朱海东和财通基金量化团队对过去20年A股市场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发现,A股市场当前的相关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或已具备相当的吸引力。
过往伴随中国经济的增长,指数总体也是在震荡波动中逐步上行,这也是我们在当前点位依然保持乐观的根本原因。
我们长期持续跟踪的主要指标显示, A股市场或已逐步进入具有吸引力的布局区域。
朱海东 :从宏观和长期的视角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跟踪上证指数与GDP的相对关系来判断市场的估值水平。
目前上证指数的估值相对于其公允估值处于低估水平。
而同时,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坚信不疑,也对指数的整体长期上行趋势抱有充分信心。从1991年最低的104.96点,到今年目前的最低点位2863.65点,上证综指(000001.SH)总共上涨27.28倍,期间中国GDP上涨了15.38倍,如果以最低点论涨幅,上证指数的涨幅接近GDP增长的近两倍。
长期视角看,如果我们把整个A股当做一家公司来看,过往30年中国GDP上涨了近15倍,上市公司作为优秀公司的代表,其净利润(EPS)增长理论上应当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中国是近些年增速最快、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过往伴随中国经济的增长,指数总体也是在震荡波动中逐步上行,这也是我们在当前点位依然保持乐观的根本原因。
朱海东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分析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一是纵向看当前市场所处的估值分位数水平,具体我们对沪深300以及上证综指的估值分位数进行了测算;二是观察股票类资产与其他资产比较所具有的吸引力水平,我们回溯了过往13年的市场数据。我们发现,无论从单一资产角度回溯观察A股市场自身估值水平,还是多资产之间比较的角度评估股票资产当前所处的相对吸引力水平,当前A股市场或都正在逐步步入具有吸引力的布局区域。
朱海东 :首先是沪深300的估值水平。我们用整体市值法计算估值水平回溯跟踪发现,当前沪深300所处的估值分位数接近历史市场底部区域的指标位置——在2018年底2019年初(2019年1月4日,沪深300 处于2935点),2020年3月(3月19日沪深300处于3503点)的估值分位水平附近。
沪深300估值分位数
数据来源:Wind,2011.03.22-2022.09.29,计算方法:假设以5年为回溯窗口期,在每一个时点上通过回溯过去5年来确定此期间内中国GDP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并根据这个平均复合增长率确定指数的公允估值,实际估值减去公允估值即可得到当前时点上指数的高估与低估的程度。历史上每个时点都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得到一个指数低估程度的数值,于是在回溯窗口期内我们就可以确定当前时点指数低估的分位数情况。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承诺和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其次是衡量股债吸引力的股债配置性价比指标(Equity Risk Premium),又叫做股债配置性价比。这一指标主要衡量股票相对于债券等低风险投资资产的吸引力。我们认为,当前的股债配置性价比分位数亦处于历史相对较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