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仍将高速发展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储能配置将助力新能源消纳,并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预计未来随着新能源应用规模加大,储能将迎来高速发展。
“锂电池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产业投资会面临‘能量密度效率和生产成本’的双向竞争。电化学反应是锂电池的基本特性,看似简单、实则难精,安全且高效的一流产品会比普通产品有所溢价,一些细分领域的产品甚至会溢价50%以上,这将导致高效优质产能面临强大需求而严重不足,低层级产品则可能无人问津”,10月19日,祈海珅告诉时代财经。
当下,储能电池市场中,由于大型储能是主要应用市场,储能电芯向更大容量、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方向发展,而280Ah电芯体积能量密度更高,零部件使用量更少,可大幅节省成本投入。目前主要短缺的也是280Ah大电芯。
据了解,目前生产280Ah电芯的核心厂商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瑞浦能源、海辰新能源。除了这几家头部企业之外,其余厂商也在努力跟进。
百川股份(002455.SZ)于9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电芯三期,就是280Ah电芯产线;达志科技(300530.SZ)8月29日也曾提到,280Ah电芯产品研发工作目前正在正常推进过程中,
祈海珅表示,未来的锂电行业很可能会面临优质产能不足,而落后产能过剩的局面,不同产品类型的结构性行情很可能会在以后的市场环境中多次出现。目前看,大电芯很可能会面临阶段性缺货的状态,直到有更先进、技术更好、单位能量密度成本更低的产品出来。
基于对储能市场前景的看好,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002594.SZ)、欣旺达等电池企业密集进行产能扩建,百亿元级投资项目频频出现。
比如,欣旺达携手义乌市政府合资成立项目公司,共建5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入21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60亿元,一期投入约128亿元建设30GWh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生产线,二期计划投入约85亿元,建设20GWh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生产线。
5月18日,海辰新能源与铜梁高新区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130亿元,建设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宁德时代于9月5日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正式签署预购地协议,拟在德布勒森建设一座规划产能为100GWh的电池工厂,首栋厂房将于年内破土动工,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
同时,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储能系统产品创新及全球应用等方面扩大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协同;鹏辉能源也与电工时代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新的储能市场。
中国能源报指出,储能电池供不应求是阶段性的,电池绝对产能充足,随着大量新增产线达产,预计明年供应短缺问题将得到缓解。
总体来看,以目前电池企业的供应能力,各大电池厂商未来的产能规划,结合未来五年的市场增速预期,电池供应不会成为掣肘储能行业发展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