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及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关注重点。相比传统隔热材料,使用气凝胶材料可以耐受住电池包短路造成的高温能量瞬间冲击,更好地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隔热材料的最优选。
王天赋表示,近几年来,明显看到气凝胶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需求显著增长,中凝科技已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了电芯隔热片、防火涂料、绝热毡等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可以让新能源汽车电池部位加强安全保护,并降低噪音。目前公司已与比亚迪、吉利、宇通、宁德时代等公司开展合作。
“未来,我们会加大新能源板块的市场投入,推动产品创新以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王天赋对时代周报说。
王天赋亦希望气凝胶未来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大部分的工业应用上,气凝胶‘看不见、摸不着’,从去年开始,公司开始关注气凝胶终端产品,要把气凝胶变成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王天赋表示,中凝科技正与波司登合作优化国家登山队服装,多个知名品牌的快干服装、防寒服、帐篷、灯罩乃至宠物用品也都用上公司的气凝胶材料,公司正在进一步扩大产品研发丰富应用场景。
中凝科技的营收在快速增长,2021年营收已突破亿元至1.68亿元,毛利率30%(不含设备折旧和新厂房建设成本)。王天赋表示,中凝科技希望成为中国最顶尖的气凝胶综合服务商,未来三到五年公司的营收突破50亿元。
“突破50亿元有一定的难度,但亦有希望。”王天赋表示,业内预估气凝胶产业空间超百亿元,随着气凝胶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未来市场空间则更大,中凝科技希望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公司扩大了销售团队,除了原本的直销渠道之外,还开始招募区域代理合伙人,并成立终端产品销售团队,希望把业务做得更大。
基于气凝胶产品巨大的市场空间,晨光新材(605399.SH)、宏柏新材(605366.SH)等上市公司纷纷入局气凝胶行业,中凝科技则计划未来三年内登陆深交所,这个气凝胶“小巨人”亦备受资本青睐。
王天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期以来,平均每周有一家投资机构到中凝科技调研,商讨投资事宜,公司已拒绝了不少小型机构。公司目前处于B轮融资阶段,大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基本完成,近几年不会再增加,这轮融资主要用于新增设备、补充流动资金、扩大团队、开发市场,以及增强研发力量。
“我们比较希望引入知名且能带来业务协同的投资机构,帮助中凝科技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下一步上市打好基础。”王天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