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耶路撒冷,内塔尼亚胡参加利库德集团的选举之夜活动。图/视觉中国
随着今年4月几个议员出走,由贝内特和拉皮德共同领导并先后出任总理的以色列“拼凑型”联合政府顷刻间垮台,四年内的第五次大选提前到来。73岁的内塔尼亚胡没有再次错过机会,他领导的右翼阵营在大选中胜出,即将再次获得组阁权。
这次大选也被认为是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的最后机会,因为他已经连续输掉了四次大选,如果第五次再不成功,他很可能就此隐退并让出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的位置。
一年多前,由于没有按期完成组阁,在选举中获得最多席位的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不得不黯然下台,结束了12年的总理任期,目送由左派、中间派、蓝白党以及右翼组成的8党联盟组成新一届政府。不过在以总理身份发表最后一次演讲时,内塔尼亚胡对支持者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会很快回来的!”
如今,内塔尼亚胡兑现了自己对支持者作出的承诺,距离他第三次出任以色列总理仅剩一步之遥。
资料图
四年内,五次大选
以色列的这一轮政治乱局起于2019年4月,彼时连续执政10年的内塔尼亚胡已经使得国家政治全面右转,对巴勒斯坦态度温和的中左翼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但另一方面,右翼各派中“倒内”势力壮大,这除了因为关于内塔尼亚胡的多宗贪腐案让其名誉扫地,也因为犹太宗教学生可否豁免兵役等难题使得右派内部进一步分裂,最终导致前国防部长甘茨自立门户创立蓝白党,开始与内氏分庭抗礼。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利库德集团胜选但内塔尼亚胡无法组阁的尴尬局面两次出现。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虽然内塔尼亚胡最终说服甘茨与自己成立联合政府,但是由于害怕甘茨的势力进一步坐大,内塔尼亚胡故意拖延政府预算案,最终使国会解散,大选提前。2021年3月的第四次大选,内塔尼亚胡虽然同样未能组阁,但是成功阻击了甘茨领导的蓝白党势力,后者从占据30个国会席位的第二大党跌到了只剩8个席位。不过,内塔尼亚胡自己的党派联盟也无法得到多数,以色列政坛再现僵局,高傲的内塔尼亚胡甚至曾经考虑与仅握有4个席位的阿拉伯政党拉姆党联合执政。
这种情况下,第四次大选的“倒内”先锋从甘茨变成了中间派政党拥有未来党领袖拉皮德。带着国内民众不希望大选再次流产的期待,拉皮德以最大诚意邀请分裂自右派保守势力的统一右翼联盟和左派的阿拉伯拉姆党共同组阁,最终勉强凑齐了61个席位的及格线,把内塔尼亚胡赶下了台,结束了其连续12年执政的纪录。
但是,靠“倒内”拼凑到一起的联合政府先天不足,很快就因立场不一致而出现内乱。从2021年6月执政开始,先是总理贝内特的统一右翼联盟议员因为宗教争议退出执政联盟,之后又有左翼议员因为不满阿拉伯拉姆党的强硬立场退出联盟,最终低于60个议员及格线的联合政府无法在国会通过多项法案,知趣的贝内特不得不在2022年6月提前一年辞职退出政坛,由拉皮德接任总理,并在11月1日重开大选。满打满算,这一届政府存在了17个月,和外界的预期基本一致。
从执政表现看,上任才四个月的拉皮德可圈可点,综合表现甚至超过了执政一年的贝内特,其执政亮点包括成功接待来访的美国总统拜登,与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基本完成了东地中海划界纷争,对加沙的伊斯兰圣战组织发动猛攻并换来停火。一手言战,一手讲和,充分体现了拉皮德中间派的执政特点,无疑为拥有未来党捞取了不少政治资本,也让最新一期选举成为了拉皮德和内塔尼亚胡两个人之间的战斗。但是,面对国内通胀压力导致的经济困难和进一步恶化的安全形势,以色列人民还是选择了更加老到的内塔尼亚胡。
资料图
从最多元政府到最右翼政府
以色列本次大选的投票率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显示了民众对于选出稳定政府的迫切需求。根据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统计数据,71.3%的合格选民投了票,高于过去四年的任何一次大选。在11月3日晚统计完最后一张选票后,内塔尼亚胡和其他三个右翼犹太宗教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赢得了64个席位,超过了组阁基本线。拉皮德的中左翼联盟虽然赢得了51个席位,但是除了拉皮德的拥有未来党,其他中左翼政党的席位全部下降。长期以来一直是左翼中流砥柱的梅雷茨党实际得票率只有3.14%,甚至未能达到获得议员席位的3.25%的最低标准,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