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右翼重新崛起是大势所趋,但是中左翼内部的昏招也加速了自身执政联盟退出历史舞台。在这次大选前一个多月,拉皮德政府批准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关于东地中海沿岸两国海上分界线划定的协议,并认为这一协议对以色列的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内塔尼亚胡第一时间出来反对,认为协议出卖了以色列的利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田将使真主党获得巨大财力来对抗以色列。拉皮德的动机无疑是希望通过这一所谓的外交胜利来获得更多的选票支持,因为之前的以色列政府鲜有与黎巴嫩达成协议的先例。不过他在时机上犯了错误,太早宣布达成这一协定,给内塔尼亚胡等政敌留足了时间去驳斥这一交易,反而伤害了己方的执政评分。
另外一个导致拉皮德失利的重要原因是占以色列总人口20%的以色列阿拉伯人被充分动员参与了本次选举,使得投票率从44%上升到了54%,但是他们的投票被分流到了三个不同的阿拉伯政党,最终仅有两个政党合计获得10个席位,少于历届选举,反而让阿拉伯政党的议会席位失去了“造王者”的地位。
从最终的选举结果看,利库德集团继续成为最大政党,获得32个议会席位,拥有未来党赢得了24个席位,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获得14个席位,成为第三大政党。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预计会在一周内正式邀请内塔尼亚胡牵头组阁,而内塔尼亚胡执政联盟的内部谈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预计到11月底才能做好内部的权力分配,开始自己的第三次执政。
外界普遍预计,这一次的执政联盟将较上几届更为巩固,连续执政数年也存在较大可能。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乐于见到官司缠身的内塔尼亚胡再次出任总理,他的重新出山代表着最多元政府到最右翼政府的转换,可能动摇以色列的宪政框架并撕裂其社会结构。
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是三个正统犹太宗教政党的联盟,代表着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和反对同性恋等平权运动的宗教右派力量。虽然极端正统犹太宗教政党一直是以色列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本次大选中犹太宗教政党杀入前三,一下子从边缘跃升为主流,还是史上首次。一旦内塔尼亚胡组阁成功,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也将成为执政的第二大党。内塔尼亚胡已经承诺,将任命极右翼人物担任关键内阁部长,其中包括伊塔马尔·本·格维尔,他已成为除内塔尼亚胡之外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右翼人物。
格维尔是一名律师,也是一名极右翼活动家,是种族主义者梅尔·卡哈恩的弟子。由于对巴勒斯坦人过于极端的言论,卡哈恩于1990年在纽约被暗杀,而其政党也被美国政府宣布为恐怖组织。格维尔继承了卡哈恩的种族主义学说,其职业生涯都在为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的犹太定居者辩护,并不断煽动犹太人对阿拉伯人使用极端暴力。格维尔坚持认为巴勒斯坦控制区也都是犹太人的固有领土,不但巴勒斯坦人应该被赶走,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也应该被赶走。他的盟友斯莫特里希除了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还是一个极端反对同性恋的人,一直自称有同性恋恐惧症,并多次组织反对同性恋的游行。
格维尔已经成为以色列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之一,这要归功于他善于利用媒体造势,善于制造出格言论,并通晓转移批评的诀窍。他一直呼吁要对巴勒斯坦人采取更强硬手段进行管控,并占领整个约旦河西岸,而大部分年轻的极端正统派犹太男性都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格维尔无疑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为激进的政客,而内塔尼亚胡现在别无选择,必须把他纳入执政联盟,不然他握有的席位就不足以占据议会多数从而丧失组阁权。但是让格维尔出任部长级别的高官,也将进一步分裂以色列政坛。格维尔曾称呼议会的阿拉伯政党议员为“恐怖分子”,选择格维尔也代表与中左翼政党的彻底决裂。如何不重蹈上一届政府的覆辙,将是一个长期考验内塔尼亚胡的难题。
目前看来,以色列政坛不断右转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今后很可能涌现出更多与格维尔立场相似的政客。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担心,以色列国的犹太民族性不断遭到境内阿拉伯人的稀释,犹太人的身份认同和国家安全也不断受到威胁,这些都直接催化了极右翼的这种强势表现。2021年5月的巴以冲突加重了犹太人的不安全感,而几个月后阿拉伯政党成为联合政府的一部分则加剧了右派犹太团体对于以色列丧失犹太属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