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1年双11大雪突降(左)
快递分拣中心(右)
来源/李小东提供
去年双11突然地降温,也让张祥这个南方人冻得发抖,“干着干着突然就下雨了,再干着干着突然就下雪了”,还没来得及买厚衣服的他,等送完当天的快件回家时,整个人都被冻僵了。
不过第二天他还是咬着牙继续上岗,凌晨5点他就守在小区的快递柜旁,只为能多抢几个柜子,少几户送货上门,就能再多送几件,这样“战斗”一天,“要到晚上10点多11点才能吃得上饭。”
单量倍增的辛苦之下,能安慰快递员们的,是手里能拿到的工资。李小东告诉燃次元,今年双11他大概能多挣5000元,“比去年多一些”。
张祥亦表示,日薪比平常翻了一倍,能挣五六百元,因为他住的是6人上下铺的公司宿舍,不用掏住宿费,每个月加上吃饭等等开销也不过2000元,他还能攒下一部分钱。
只是这也是唯一的安慰,双11送件,麻烦还有很多。
“没有双11,多好”
即使辛苦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李小东也对双11喜欢不起来,“如果没有双11,多好。”
在双11期间,除了拉长的工作时间和倍增的工作压力,“挣得多,扣得也多”成了快递员们的烦心事。
李小东向燃次元展示他的扣费单,一个月加起来扣费近千元,“虚假签收扣300元,投诉一次扣200元,还有出岗延误,订单超时等等扣费”,有时“扣费项目长得都看不完”,李小东无奈的表示。
张祥最多的一个月被扣了近两千元,在双11的高强度体力透支下,签收延误扣费,遗失扣费总难以避免,让他感到委屈的是,“有时生鲜送到坏了,还有卖家发错货了,也会有人投诉。”
说起双11,李小东满是疲惫。对他而言,双11是格外劳累的一个月,需要他花费更长的时间去恢复,更多的时候,双11期间李小东从不计算自己每天送出了多少单,只是单纯的疲惫。
繁忙也让刚入行的张成忍不住吐槽,“他们都说'月薪过万不是梦',但没人告诉我双11会这么累”,刚上岗,他就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在张成的设想里,“北京是大城市,相对工作制度完善,肯定能保证朝九晚五,做五休二”,但双11给他结结实实上了一课,他忙到“脑袋转不动”,累是最大的感受。
李小东曾经凌晨3点被客户的电话叫醒,原因是客户找不到快递,虽然后来是“虚惊一场”,但也让李小东失去了睡眠自由。
图/满满装载的快递车
来源/李小东提供
对于李小东、张成、张祥而言,“没有双11,平平常常就是好的”,对他们而言,双11到手的钱多了,但也不得不面临更高的投诉率。
不过,虽然说起来工作辛苦,但李小东言语间却没有抱怨。
此前在老家河南,李小东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打螺丝,一个月拿到手6000元工资,那是个“可以养老的工作”,而现在来北京做了快递员,他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多元的工资,双11工资能拿到2万元。
去年过年他没有回家,对李小东而言,他最好的休息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在北京即使休息也不过一个人躺在床上,玩玩手机,还不如将时间拿出来工作,“能多挣一百(元)是一百(元)。”
张成亦表示,虽然来到北京的第一个月赶上双11,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但“在北京,去送快递的路上都算玩”,对他而言,北京充满了老家见不到的车水马龙,璀璨灯火,这让他充满了新鲜感和向往。
在老家时,张成在饭店后厨帮工,一个月工资1500元。来到北京后,虽然累点,但是他能肯定的是,可以开着快递车随便跑,“拿到手的工资至少比1500元高。”
张成的要求并不高,不过提起公司安排的宿舍,张成表示,七八平的房子住四个人,每个人一个月要收200元,但在老家,租这样一个房间,一个月也就100元。
不过,反复的疫情也让他们更珍惜这份工作,“申通的顺义转运中心停发了,没几天极兔在朝阳的转运中心停发了”,转运中心一停发,靠单量挣钱的快递员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起来,现今李小东们,“只想好好地把每一天的快递送完,少点投诉。”
在很多消费者的感知中,双11的热闹或许不如以往,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也有不少人在其间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