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公益性动物园,80%的收入都来自于门票——一张门票40元,几乎没怎么涨过价。不过在疫情影响下,由于经常闭馆,红山动物园的收入在2020年以后大幅度下降,经常“穷”上热搜。
虽然经营面临困难,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一直秉承着“再穷不能穷动物”的理念,为了保证饲料的供应,动物园一方面削减人力等开支,一方面通过动物认养的方式,为动物筹集口粮。
不过随着动物认养话题热度的持续攀升,不少人对动物认养到底是公益捐助还是服务购买产生了疑虑。红山动物园工作人员回应表示:“这是动物园推出的公益科普活动,认养金将用于动物福利的提升。”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咨询了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管颂捷。对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动物园发布的活动内容来看,“云认养”还是公益性质属性更多,不过由于签订了认养协议,双方就要遵守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
而且,红山动物园作为公立动物园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是受到《公益事业捐赠法》约束的。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动物认养是否要公开资金流向和使用方式的质疑,大部分动物认养人显得很“佛系”。
“我个人把这样事是当作一种公益活动来做的,我当时领养的细尾獴一年500元。仔细想想可能500元对于小动物的生活应该挺杯水车薪。所以钱用在什么地方,其实不需要具体的展示,只要小动物状态好,丰容物也多,那钱就是用在了对的地方。”周隽说。”
周隽云认养的细尾獴 图源:受访者提供
除了开放云认养,红山动物园也正在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通过直播、线上商城等方式努力拓宽收入渠道。
红山动物园线上商城 图源:网络截图
而且幸运的是,每当红山动物园遇到困难,网友们总是会倾尽全力,究其原因是红山动物园“善待动物”的理念获得广泛认可,对于这届“佛系”的90后认养者来说,只要动物一切都好,那么这笔钱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