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姜丝猫耳朵
以番薯粉、番薯为主料,花生、芝麻、红糖、姜丝为辅料制作的甜点,是洞头历史最为悠久的特色小吃。洞头多山坡地,出产番薯;气候潮湿,风寒病多发。这种甜食,用本地产品,针对本地人体质而制作。煮熟后,外皮微韧,内馅香脆,清汤滋甜,三者相得益彰,既有嚼头又能回味。尤其是渔民,经风历浪归来,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甜滋滋的猫耳朵,身暖心更暖。
07、清江三鲜面
清江三鲜面注重的是味道,因此从选料到加工都很讲究,将生姜剁末与鸡蛋混合放入热油中炒碎起锅,再将跳鱼、瘦肉、牡蛎等放入锅内炒后加水烧汤,最后放入姜末鸡蛋以及粉干或者面条和新鲜菜叶以及葱段。
08、腾蛟五香干
腾蛟五香干手艺已有百年传承历史,从泡豆、磨豆、煮豆、过滤、成形、挤压、手压、手包,到最后调味,一共要十几道工序。其中,成形和调味最关键。经过3个多小时的制作,一锅色、香、味俱全的五香干出炉。腾蛟五香干呈酱紫色,清香而不腻味味香、有韧劲、嚼头好,而且断裂后马上重新对接就能黏上,其香味犹如天生,恰到好处,沁人心脾。
09、温州炒粉干
温州人的粉干,就是全国其他地方叫米粉的东西。但温州粉干种类繁多,有粗中细之分,粗粉一般拿去做猪脏粉了,而中细粉,大多会拿去炒。温州炒粉干还分很多流派,市区传统的炒粉,一般是中粗粉,配以绿豆芽和洋葱瘦肉,猪油炒。而平阳一带的则是细粉,配包菜鸡蛋瘦肉。乐清一带的炒法,则要加入各种海鲜。所以在温州吃炒粉干,会吃到很多种风格,口感各不相同。
10、温州胶冻
胶冻是温州特色的小吃。多以黄鱼胶或鮸鱼胶为原料,加水煮化成薄浆状后,自然冷却而成“胶冻”。切成小块或小条状,加酱油、米醋、麻油、味精搅拌后即可食用,外形晶莹剔透,口感清凉。
瓯菜十大名点
01、永兴九层糕
九层糕,又名九重糕,千层糕,中元糕等,取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是苍南沿海地区一种传统的特色糕点小吃之一。古书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认为九乃是最高数,九九归一,一即是最大数也表示多,九层糕名意为多层糕,多重糕,故民间称为九层糕实九层或一十一层,应长长久久永永远远之意。
02、猪油糕
温州猪油糕,又名脂油糕,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志》称其为“吴中佳制”。温州猪油糕,是由糥米和白糖制成薄薄的糯米团,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入口油而不腻。猪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爱。
03、灯盏糕
灯盏糕是浙江温州的传统特色名点,温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属于油炸食品,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加入面粉,包裹萝卜丝为馅料,油炸而成。
04、锦粉饺
锦粉饺又称山粉饺,是浙江永嘉楠溪江一带的特产小吃。锦粉饺是将芋仔煮熟后剥皮,拌山粉(番薯粉)掺揉均匀。以盘菜、碎肉、冬笋、豆腐等作馅,包成三角形(或半月形),蒸熟存放,吃时再煮热加佐料,为冬至、春节或平时待客食品。
05、松糕
松糕是温州各地民间订婚、结婚、乔迁等喜事分送给亲戚的伴手礼,是中华名小吃。温州松糕又以市区小南门矮人松糕最为闻名,选用当年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拌以猪臀尖肥肉丁、桂花和白糖,再炊熟切块。松糕趁热吃时甜蜜糯软,稍凉时再吃更有韧劲,且越发的香。
06、麻巧
麻巧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在温州,历来有七夕送巧食的传统,酥酥脆脆带芝麻的舌形糕饼麻巧作为七夕的传统食品,是好几代人的味蕾记忆。
07、桥墩月饼
桥墩月饼是浙江温州苍南地区的传统名小吃,以其产地苍南县桥墩镇而得名。这种饼大如盘的月饼,有着大团圆的美好寓意,也是温州人中秋节标配的月饼!其做法也堪称当地一绝,用料选材相当考究,工艺也相对复杂,主要原料有:精面粉,花生,芝麻,桂圆,白糖,植物油,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红瓜,葱,果脯等优质原料精致而成的本地特色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