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报警器常用的镅-241会释放α粒子
医疗领域常用的X射线,以及穿透力极强的伽马射线,就很容易产生噪点,因为摄像设备广泛使用的CCD和CMOS传感器,对这两种射线相对敏感。
110µSv/h的X射线便能让CCD摄像头产生噪点
图源Youtube@bionerd23
4
画面噪点显然不是量化辐射的理想手段。不过,正是CMOS传感器对放射性射线敏感的特性,使得用手机检测辐射成为可能。
2011年前后,市面上出现了数款号称可以通过CMOS传感器检测辐射的手机App,如苹果平台的WikiSensor、安卓和苹果均可使用的RadioactivityCounter和GammaPix等。使用这些App时,需要在摄像头上粘贴不透明的黑色胶带,从而遮蔽可见光的干扰,只让需要检测的射线进入传感器。
WikiSensor使用界面
这些App所得数据的精确程度和专业设备完全没法比,但科学界的大量研究都愿意为它们站台。
2021年6月登载于《自然》(Nature)期刊网站的一篇报告就这样写道: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内置的传感器检测辐射“具有其适用性”,足以在辐射达到危险水平之前检测到辐射的存在。
报告中的研究特地使用了一部旧的iPhone 6s,安装了RadioactivityCounter,采用铯-137的伽马射线发射器做对照实验。
根据实验记录,在高于100µSv/h的辐射剂量下,App数据的误差率只有1.44%;而在约1.25µSv/h的低剂量下,误差率上升到了79.16%。考虑到不同CMOS传感器的灵敏度有别,安设有更先进传感器的新手机更为灵敏,干扰也会更大。
虽然智能手机在低水平的辐射环境下容易犯错,但是当你真的碰上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的时候,它们绝对能够派上用场。
随着核能的应用、辐射在医学和工业领域的普及,人们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盖革计数器等专业设备相比,拥有CMOS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更加普及且价格低廉,手机本身也自带数据处理能力和电池续航能力,操作简单易于访问,因此拥有成为便携辐射监测设备的潜质。
想必假以时日,任何普通人都能够拥有监测和量化辐射的能力。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这辈子用不上这些知识和辐射检测App,但到了那时,网络上估计也会少一些误导性质的钓鱼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