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聚合科技的8项核心技术所对应的专利也均为2015年及以前申请。比如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配方应用技术对应的“一种可应用于生产兆瓦级风力叶片的环氧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分别在2012年、2015年申请,免打底蓄电池标识胶及其制备方法所对应的专利则是在2013年申请等。
其中在”Mini 显示屏封装胶制备技术”方面,聚合科技曾称其研发的 Mini LED 封装胶具有优异的可靠性,且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家,不过目前有关该项技术的专利显示为“正在申请中”;而此前公司申请的应用于该领域的“LED环氧树脂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还曾被驳回。
收入依赖第一大客户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聚合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3亿元、3.95亿元、6.6亿元,同比增长53.65%、76.98%、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4.49万元、5229.11万元、4141万元,同比增长3045%、436%、-20.8%。
对此,聚合科技称2019年、2020年营收大增,主要系国内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带动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快速增长所致。
不过事实上,对于聚合科技而言,向下游客户风电整机厂商明阳智能(606615.SH)销售收入的大幅增加是其业绩猛增的关键。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聚合科技向第一大客户明阳智能的销售金额分别为 9324.28 万元、24304.17 万元、 43254.40 万元和 18803.76 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 41.77%、61.53%、65.52%和 60.19%,销售内容均为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
而实际上,第一大客户明阳智能除了自身贡献业绩外,也在对聚合科技的其他客户产生影响。
比如,聚合科技此前存在第二大客户重通成飞2020、2021年销售额大幅下滑的情况。聚合科技解释,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公司不但要获得风电叶片制造商的认可,而且要获得其叶片终端客户的认可。
而2019年,明阳智能向重通成飞采购尺寸为 56 米的风电叶片,聚合科技作为明阳智能多年的合作伙伴,迅速获得重通成飞该等订单;但2020 年,公司对重通成飞的销量有所下降,主要系明阳智能减少向重通成飞该类型风电叶片的采购。
也就是说,第二大客户向聚合科技采购量减少,也是受到了第一大客户明阳智能的影响。
据最新招股书,中材科技2021年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历年销售金额分别为4,647.99 万元、1,767.65万元,占比达7.04%、5.66% 。与明阳智能、重通成飞相同,中材科技也为聚合科技环氧树脂客户,且同样是风电叶片研发制造和服务提供商,相关业务占比历年近半。根据明阳智能早前披露,中材科技,跟重通成飞,也曾是其风电叶片供应商。
与此同时,在依赖第一大客户的背景下,聚合科技的应收账款也不断走高,2019年至2022年年上半年分别为12,054.32 万元、8,475.69 万元、21,866.49 万元 和 23,012.07 万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50.52%、34.67%、42.78%和 41.35%。同时,聚合科技的经营现金流在2021年也突然由正转负。
而据其“按欠款方归结的前五名应收账款情况”,在聚合科技的应收账款中,实际有超六、七成来自上述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大客户。其中,为其营收贡献最大的明阳智能及其关联公司也产生了最大的应收账款额,2021年、2022年上半年的均形成了上亿元的应收款,及数百万的坏账准备。
在这一背景下,聚合科技或还要面临同行对手的低价竞争。在同行对手中,惠柏新材也是明阳智能的主要供应商,且与对方有着超10年的合作。不过在2019 年至 2021 年 1-6 月,聚合科技对明阳智能的销售价格却高于惠柏新材。对此,聚合科技则解释称系对方销售规模较大且给予明阳智能一定折扣获取其提前预付货款导致。
总产能落后同行
对于聚合科技来说,可能亟需通过此次募资增加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产能——其产能拓产始终慢于同行竞争对手。
此次上市,聚合科技拟募资超2.5亿元用于包括树脂类新材料生产及技术改造项目(第二期) (下称“树脂类第二期”)、10,000 吨树脂类新材料新建项目(下称“10000吨树脂类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树脂类第二期和10000吨树脂类项目,达产后均为风电环氧树脂类产品,两项目实施后将为公司风电用环氧树脂类产品新增180%的产能。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聚合科技曾称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类产品已达到产能上限,2020 年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产能利用率为 104.28%;2021 年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达 94.70%,且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市场前景较好,公司亟需通过技改或新增项目以增加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