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岁女孩打性抑制针半年花十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因为女儿初潮来得早,长高的空间有限,家长为了孩子的身高最终决定通过打针来抑制孩子的性发育,从而为孩子争取到长高的时间。
而这大概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近20万元治疗费,哪怕最后孩子可能只长高2厘米。
图源:钱江晚报微博截图
最让人吃惊的不是花费了多少钱,而是下面的讨论中,家长们的身高焦虑有多疯狂!
“我家的孩子1米7多了能打生长激素吗?太矮了我不想孩子被歧视。”
看到这个热搜,局长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科普:生长激素能不能打?是不是智商税,打了真的能长高吗?
1
什么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我们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刺激骨骼的生长,从而促进长高,而临床上的生长激素药是生物合成技术合成的,被大家称为“增高针”。
生长激素原本是为了给因病理性造成矮小的孩子治疗用的,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等疾病。
但在家长的身高焦虑、医药代表和广告炒作中,生长激素被赋予成“神药”,形成一种认为只要打了就能长高的错误观念。
事实上,生长激素是一种严格适应症的处方药,应该由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经过诊断、评估后才能使用,后期还需要不定期的监测。
2
生长激素怎么用
1、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生长激素?
局长,我觉得我们家孩子好矮啊,我想要TA长到1米8,打点生长激素怎么样?
孩子矮小有很多因素,怀疑孩子矮小,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测诊断,看看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矮小。
如果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或者发育迟缓而导致的身材矮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长激素注射治疗,而且最终的治疗效果,即能长高几厘米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能有所保证。
对于非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矮小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就几乎没有治疗效果。
“比起矮,副作用算啥”的观念不可取!
虽然生长激素总体来说安全且有效,但仍存在一定不良反应。
局长查询了相关文献后发现,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良性颅高压、影响糖代谢、甲状腺功能低下、手脚变大、局部红肿及皮疹、中耳炎,还可能会促进已有肿瘤或潜在肿瘤的生长。
总的来说,生长激素是用来治病的,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正常孩子长得矮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对于正常发育的孩子,如果只是为了突破遗传,想“长高”,不建议打生长激素针。
一来会有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1】,二来费用极高,生长激素被称为药中“茅台”,打一个长效剂人均1年需要15万元以上,这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而且生长激素对于骨骼已经闭合的人来说是“毒药”,有文献指出生长激素禁用于骨骺闭合的患者。
那家长们怎么知道自家孩子骨骼有没有闭合?这就需要去测骨龄了。
3、测骨龄是否是智商税?有没有必要做?
测骨龄不是智商税!
它是美国儿科协会认可的儿科医生常用工具,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常规的身高、体重、第二性征有无异常,评定发育程度。
但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做骨龄测试这个问题,是需要经过专业的儿保科医生的诊断才能进行的。
那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生长发育异常,然后去挂个内分泌科测骨龄呢?
看身高
比如孩子在很长的时间里发育得很慢,家长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变化。
其次就是,孩子比起同龄人来说身高过高或者过矮,这时家长要引起注意,带孩子去看看儿保医生咨询。
看性发育程度
性早熟:男孩9岁前出现阴茎、睾丸增大,变声、喉结突出、长胡须、长阴毛腋毛;女孩8岁前乳房发增大,胀痛,长阴毛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