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携女儿现身 图源:朝中社
半岛局势的“紧张时期”
11月18日下午,美日韩三方在泰国曼谷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就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紧急磋商。
自今年9月底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已进入2022年“最紧张的时期”。
据韩国政府通报的信息,9月25日,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1枚短程弹道导弹,打破了此前113天的“导弹试射静默”。此后,9月28日、29日,10月1日、6日、9日,11月9日、17日,朝鲜都试射了短程弹道导弹。10月4日,朝鲜时隔8个月再次试射中远程弹道导弹。
11月2日到5日,朝鲜密集发射35枚战术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韩方称其中1枚落在“北方界线”以南的公海,在半岛停战以来尚属首次。11月3日,朝鲜在本轮试射周期中首次试射洲际弹道导弹,韩方称其级间分离后未能正常飞行,坠入东海以失败告终。因此,18日的这次试射,被认为是朝鲜9月首次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自尹锡悦今年5月就任韩国总统以来,这是朝方进行的最密集的一轮导弹试射活动。韩联社19日称,韩军认为,本轮试射意味着朝鲜导弹技术取得相当进展,朝鲜实施第七次核试验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2018年半岛局势缓和以来,朝鲜再未进行核试验。但今年9月9日,金正恩发表“不放弃核武器”的讲话。此后朝鲜的导弹发射试验,展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征。
据韩国军方研判,本轮试射周期中,朝鲜首次从位于内陆的水库试射潜射导弹,陆基导弹的发射地点和落点也有以往未见的新地区,可能在试验新的发射平台,并测试在不同情境下的复合打击能力。朝方试射的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射高及速度数据均优于今年1月在同一地点发射的“火星-12”中远程弹道导弹。韩军还指出,朝方试射的多枚短程导弹射高低于韩军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的最低拦截高度,“不易防范”。
资料图 图源:朝中社
在此背景下,11月18日的讲话中,金正恩进一步强调称,“近期美国和敌对势力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威胁变本加厉、更趋露骨,如此万分危险的形势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实质性地加快升级压倒性的核遏制力”。他还表示,如果韩美继续采取“最大压力”政策,会“毅然决然地以核制核、以正面对抗回答美国的正面对抗”。
不过,金正恩的发言也体现出,朝鲜是否进一步升级武器试验,取决于韩美政府的行动。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摈弃前总统文在寅降低军事对抗的政策,组织策划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朝鲜重启导弹试射,正是在美国海军“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抵达韩国釜山军港之后。
在朝鲜做出强烈回应后,韩国政府除重申其“帮助朝鲜发展经济”的“大胆计划”外,在行动上并未缩减或暂停此后的韩美日联合反潜演习等军事行动,韩国军方还采取进行最大规模空军演练、向北方边界发射导弹等“反制措施”,导致局势循环升级。
近期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多位国际知名半岛事务专家都对当前的局势深表担忧。韩国高丽大学教授、国家统一顾问委员会前总干事南成旭指出,在“适应了长期孤立”及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朝鲜不再惧怕国际制裁的威胁,这将促使其根据自身及半岛局势的需要升级其武器试验。
另一方面,美国国务院原核事务助理国务卿德托马斯指出,因为制裁的无效化,近期韩美双方都更多地考虑通过军事方式回应朝鲜,这意味着美国越来越可能加强在韩军事部署,甚至导致更多的战略武器介入,以从根本上提升韩国的军事反应能力。从朝鲜的角度出发,这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19日的最新讲话中,金正恩未提及韩美近期的对话呼吁,仅强调如果韩美继续军事挑衅和“延伸威慑”,“我方军事应对将会变成更具攻击性的军事行动”。此前,朝中社10月10日的报道引述金正恩的话说,“敌军在进行军事威胁的情况下依然谈论对话与谈判,但我们没什么与敌人可谈,也没这样的必要”。当时外界认为,这至少体现出朝方注意到关于重启半岛对话的呼吁。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谈判的大门彻底关上之前,如果能实现双边军事降级,并就非军事性的对话接触实现“第一步”突破,将能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但德托马斯说,现在韩美不愿为启动谈判承担政治风险,因而只是重复“随时随地愿意会晤”的话语。“这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做法,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将倒退,陷入意想不到的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