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仪首歌 报道
今年6月,在上海工作的陈明(化名),停放在小区的摩托车被一位老人故意推倒后损坏,上门讨要说法的他,不仅没有得到赔偿,甚至连道歉都没有收到。为了维护自己权益的陈明选择报警、起诉,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事情不仅没有得到解决,他还被迫搬家,因压力过大导致经常失眠、做噩梦,甚至遭遇了网络暴力。
价值六万的摩托车被老人故意推倒后,损失近万元却难获赔
陈明是湖北人,今年24岁,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2022年6月25日,对陈明来说,本来应该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这一天,他搬新家了,还算是一处他比较满意的住处。
当天下午四点多,陈明跟随搬家队伍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曹路镇的某小区,把摩托车停在楼下后,便上楼去收拾东西。
晚上七点左右,陈明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倒在地上。这让陈明心疼不已,他算是一个摩托车爱好者,这辆摩托车的型号为KTM-rc390,落地价格约6万元,足有一百多公斤重。没有外力的作用,摩托车不可能自己倒在地上,这让陈明很是疑惑。
事发时监控画面
当天查看监控未果,陈明次日和物业一起调取了小区的监控,这时的他才发现,自己的摩托车是被居住在同一栋楼的一位老人故意推倒的。
据陈明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6月25日17点56分,一位走路颤颤巍巍、左手挎着红色袋子的老人,推倒了一辆停靠在单元楼旁边的摩托车,随后离开。
之后,陈明分别向居委会和民警反映情况,但得到的答复都是很难让对方直接赔偿。“报警后警察带着我去找老人沟通处理,老太太态度一直很强硬,反正得不到解决。”
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透露,老人今年六十多岁,一个人独居,可能存在精神障碍。鉴于老人这种情况,民警曾告诉陈明,能够获得赔偿的概率并不是很大。小区居民也告诉陈明,类似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而陈明的摩托车经4S店初步定损为7000元左右。“车上有多处刮痕,后视镜和风挡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气愤不已的陈明,将上述监控视频发布到网络,随即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甚至一度上了热搜。
虽然热度很高,但是事情却一直没能得到解决。“民警说她有一个儿子,但是她儿子从事发至今一直没有联系过我,我也没有他的联系方式。”物业和民警建议他息事宁人,但是陈明不愿意接受。“假如一开始对方态度诚恳,向我道歉,也许我会接受协商解决。”
老人的精神鉴定结果
之后,陈明选择提起诉讼,但是却多次被驳回。8月3日,警方对老人进行了精神鉴定,鉴定结果是其患器质性精神障碍,行为能力受限,但是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有受审能力。8月9日警方立案调查,定性为寻衅滋事。8月10日,陈明提交的诉讼申请通过。
期间,司法鉴定部门重新对摩托车进行鉴定,定损为4000多元。陈明对此产生异议,他与物价部门和司法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再次前往4S店,最终确认所有的维修费用为16000多元,司法评估价格为9000多元。“从7月1日第一次定损,到9月底最后一次鉴定出结果,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警方立案后,法院撤销了诉讼,也退回了诉讼费,将由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10月21日,案件由公安机关移交到检察院,检察院对老人进行询问后,向法院提起了公诉。11月24日,陈明接到通知,“案件将于12月2日开庭审理。”
坚持维权近半年,却经历了搬家、失眠、网暴……
然而,陈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半年来,一直为此事奔波的他早已身心俱疲。
事情发生后不到两周的时间,陈明就搬离了小区,现在住在比较远的一个地方。“我和她(老人)就住在同一幢楼,下班经常能看到她站在楼梯口,怕她报复,也是尽量避免起冲突。”
“精神压力很大,经常做噩梦、失眠,上班也不在状态,导致工作上有一些失误,对工作其实挺有影响的。”陈明说,该事件在网络引发关注之后,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一些刺耳的言论也开始出现。“有的人甚至连事情都没搞清楚,就来对我品头论足,攻击甚至辱骂我。”
“看完这些评论,确实心里很不舒服,晚上也会一直想到这些,然后就开始睡不着觉,确实压力挺大。”其实,陈明的家人和朋友之前就劝他放弃,“也怕我一个人身处异地,怕别人会报复我,担心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