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广告素材上做文章,有些游戏还努力在游戏中加入世界杯元素,哪怕游戏本身世界观与足球格格不入也不影响策划的脑洞。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游戏中搞一个竞猜榜让玩家每天上线猜比分送福利。只要合法合规,这样的活动倒也无可厚非。
还有些游戏没有止步于此,必须在游戏里搞点玩法创新才算是诚意到位,即使为此在古风游戏里搞出一个足球场来也在所不辞。
其实这些游戏内的足球元素都是厂商2018年世界杯活动的翻新。对于长线运营的游戏而言,它们并不致力于借世界杯蹭流量,只是借助游戏内的活动服务好自己的玩家即可,属于防守反击选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组选手没有在游戏里做足球内容,而是搞起了与球星的深度互动。这其中,梅西、内马尔等知名球星是最为忙碌的。
新作《使命召唤19》就在11月宣布将内马尔、博格巴等球星作为可用角色加入游戏中,还为其定制了脚部动作。
竞品《绝地求生手游》不甘示弱,马上跟进,宣布将“神射手”梅西做进游戏之中。
最后《使命召唤手游》来了一个“我全都要”,把以上所有角色都加入到了自己的11月世界杯主题活动中。
在这些案例中,球星与游戏的联动已经不仅限于代言广告。很多球星本来就是游戏玩家,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游戏经历,自然也乐意为自己喜爱的游戏代言。这样的代言往往会有更好的“带货”效果。而游戏厂商们也不会错过借世界杯热度与球星互动的机会,而且这样还能绕开版权狂魔FIFA,可谓是传控配合型选手了。
后足球时代,何去何从?
综合来看,相比此前几届世界杯,今年的世界杯是比较冷清的。很多游戏只是将2018年用过的美术素材改个年份继续用,并没有投入往年那么多的预算和精力。
在日本与德国队的小组赛结束后,一部日本早年体育番《队长小翼》的截图又在朋友圈疯狂刷屏。大家在感叹日本足球三十年磨一剑,真如漫画预言般掀翻德国的同时,同名的手游《队长小翼:王牌对决》即将测试的消息借此东风也扩散起来。这可能也是本届世界杯除了《FIFA Online》这样正统授权产品之外,为数不多偶然借到比赛热度的意外之喜。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疫情叠加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也有冬天举办世界杯导致俱乐部利益冲突的影响。即使抛开这些因素不谈,足球运动在全球影响力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越来越多的游戏选择与足球联动,是因为很多数据调研都发现游戏玩家与球迷的重合度变得越来越高。但其实对足球来说,与游戏重合度太高可能并不算是好消息。曾经,足球等传统体育统治了电视传媒时代,但如今,互联网传媒时代却是游戏的主场。新一届年轻人被电子竞技等更具个性化的运动所吸引,逐渐失去了对传统体育的关注。对此,足球领域已经有很多声音将电子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了。
德国足协主席就曾表示:“(足球)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手球或者篮球等其他运动,而是电子游戏。”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欧洲超级联赛事件,参与方之一的尤文图斯的主席也表示:“目前15~24岁的年轻人中,有40%对足球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项能与之竞争的赛事,把他们从各种游戏平台中拉回来。”豪门俱乐部创立新联赛,想借此吸引年轻人的动机明白写在脸上。而足球俱乐部纷纷组建电竞战队也早已不是新闻。
而在国内,同样的情况也正在发生。无论是在足球游戏内还是在代言素材中,活跃的依然是大量的老球星,甚至是已经退役的球员。这都说明了游戏受众的“老龄化”正变得严重。无法吸引年轻人,的确是当下足球的一大危机。
本次2022世界杯又被称为“诸神的黄昏”。多位步入职业生涯末期的明星球员依然是赛场焦点。明星的光环自然是他们受关注的原因,但这也从侧面反映新生代球星的号召力与大众知名度有些跟不上前辈们。足球的危机绝非杞人忧天。
不过,将游戏与足球对立起来或许并非是解除危机的好药方。正如20年前游戏借体育运动发展,“车枪球”三分天下有其一。20年后,游戏自然也有足够能量反哺体育。游戏与体育,本身就是互补而非互斥。只要规则公平透明,足球与游戏之间的良性竞争,无论对球迷还是对玩家其实都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