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冯庆艳 北京报道 刚过去的十一月份, 美国大部分科技公司上空被裁员的阴云所笼罩着。如今的冰冷与消沉,正与曾经的风光与喧嚣,形成一种对照。
北京时间11月30日,是十一月份最后一天,这天美国外卖送餐服务平台DoorDash宣布约1250名员工将被裁掉。
DoorDash并不是这波裁员潮的主角,主角是推特(Twitter)、Meta、亚马逊、谷歌、惠普、思科、微软等这些科技巨头们。这些巨头的加入,直接导致了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科技公司最大规模的一波裁员潮。
虽然今年五月到八月,在美国科技公司当中出现了一波裁员小高峰,但与十一月份这波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美国科技企业裁员信息追踪网站Layoffs.fyi显示,自2022年以来,截止到11月22日,涉及850家科技企业裁减员工总数达137159人。该网站综合美国公开信息统计,十一月单月总体裁员规模超过4.5万人。刚过去的十一月,可谓是美国科技公司雇员的“黑色十一月”。
“这是美国科技巨头衰退的一个阶段性标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不过,这并非是完全衰退,只是阶段性衰退”。
“黑色十一月”
推特是十一月份这波裁员潮的开端。当地时间10月27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正式入主推特。前一天,马斯克抱着一个洗手水槽进入推特总部,暗示这桩440亿美元的收购成为定局。推特是2006年创办的老牌社交媒体。
马斯克上任第一天便开启了裁员,将推特CEO帕拉格·阿格拉瓦尔,CFO内德·西格尔,法律政策、法律事务和安全主管贾亚·加德,总法律顾问肖恩·埃杰特等几位高管悉数辞掉。
随后在十一月初,短短几天时间内,马斯克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约为50%。主要涉及伦理AI(ethical AI)、营销和传播、公共政策等部门。
时间来到11月21日,当马斯克在推特全体员工大会上表示裁员结束时,据Business Insider等媒体报道,推特员工已从马斯克接管前的7500人减至2300人。马斯克也因此得到一个“灭霸”称号——打个响指,公司里一半的人消失了。
紧接着,步推特后尘的是,美国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母公司Meta。当地时间11月9日,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写给员工的信中称,公司将裁员1.1万人,被裁比例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3%。同时,公司将招聘冻结期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
几天后,亚马逊为这轮裁员潮又加了一把火。作为美国目前最大的电商平台以及世界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计划裁员约1万人,涉及包括语音助手Alexa在内的设备部门、零售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裁员规模占公司总员工的1%。11月18日,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未来一年里公司将继续裁员。
思科也加入裁员大军。11月16日,据《巴伦周刊》报道,思科将裁员4100人,占员工总数的3%。
在马斯克宣布推特裁员结束两天后,11月23日,惠普也披露将裁员4000到6000名员工。这是惠普2022财年第四财季报告中宣布的,公司计划截止2025财年末实现这一裁员目标。这之前的2021财年和2020财年,惠普已经在缩减其员工规模,缩减数量有数千名员工。
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谷歌没有裁员。这一次人们可能要失望了。11月15日,大股东发布公开信表达称,已致信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敦促其裁员和降薪,很快,到11月26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开始酝酿裁减1万员工,占全球员工总数大约6%。在此之前,谷歌已冻结了招聘,并且改革了绩效评估政策,员工也有了绩效不达标很可能被裁的心理准备。
微软在十月份已宣布了一轮裁员。媒体娱乐业的迪士尼、奈飞,最近也宣布裁员计划。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裁员潮,未受波及的美国科技巨头寥寥无几。只有苹果还未传出确切的裁员消息。
无讼合作律师、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阳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美国科技公司在裁员的同时,也在改变办公形式,有公司规定,在家办公可能就会降薪。同时,科技公司有员工持股的,股票期权以及限制性股票的价值下跌,实际总的待遇也在降低。
内忧外患
盘和林看到,与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挤泡沫不同的是,这一波裁员潮,主要来自老的互联网巨头,它们因为路径依赖,逐渐被市场淘汰而导致的。“当前互联网科技进入一个变革的时间节点,很多新应用即将产生,旧应用用户流量增长力几近枯竭,互联网科技领域面临市场重塑。”盘和林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