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还决定与德国联手反击。当地时间11月22日,两国达成联合声明,共同打响欧洲经济“保卫战”,宣布将守护欧洲工业,联合抵制美国这一法案。
资料图
【给了面子,少了里子】
在此背景下,马克龙开启了“叙友谊”和“求公平”的访美之旅。
马克龙的任务之一,是向美国总统拜登表达法美关系之牢固;任务之二,是传达欧洲的诉求,呼吁美国不要用“咄咄逼人”的《通胀削减法》,来惩罚欧洲。美国“政治”网站披露,马克龙此行是代表欧盟27国意见,试图说服拜登采纳墨西哥、加拿大模式,给予欧洲部分行业豁免。
面对美国国会议员,马克龙激烈抨击美国损害欧洲利益的行为,但在与拜登会谈时,他的语气明显缓和。法国希望被美国“当成一位好友来尊重”,马克龙说,“一个强大的欧洲盟友符合美国利益”。
然而,现实很骨感。拜登在会谈中允诺法案可作“微调”,以回应欧盟关切,但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此后又表示,不会寻求让美国国会修法。
马克龙虽获价值50万美元的白宫国宴款待,赢了面子,欧洲却没找回“里子”。
资料图
【被美国“摆了好几道”】
这几年,法国和欧洲的确被美国摆了“好几道”,马克龙此前多次批评美国损人利己,也有据可依。
第一回合:抢潜艇大单
2021年9月,美英澳成立小集团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把法国一脚踢开,撬走法国为澳大利亚建造12艘潜艇的“世纪合同”,马克龙气得召回驻美、澳大使。
其后拜登亲赴法国驻意大使官邸会晤马克龙,外媒称双方“和解”。
第二回合:天价天然气
乌克兰危机开始以来,美国要求欧洲盟友共同制裁俄罗斯,导致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不得不转买美国天然气。美媒《商业内幕》援引估算数据称,从美国购买6000万美元一船的液化天然气,运抵欧洲时价格飙升至2.75亿美元,一艘船获利高达逾1.5亿美元。
2022年10月,马克龙在巴黎一场企业家大会上喊话美国和挪威,称它们以其国内价格的3到4倍对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
第三回合:排外“小圈子”
2022年11月,G20峰会在印尼举行期间,马克龙就美国“印太战略”、AUKUS把法国排除在外,再度表达不满。
第四回合:《通胀削减法》
实际上,在G20会议期间,马克龙已经提起美国《通胀削减法》对欧盟经济的消极影响,此次访美,这一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当马克龙从美国回去后,欧洲人发现,一切并没有改变。
评论认为,马克龙对解决分歧“有信心”,其实只是一种外交表态。如美国果真将欧洲国家纳入补贴范围,只会增加欧企在绿色投资上对美国依赖,不符合“欧洲自主”的长远目标。
【“欧洲自主”,如何反击?】
究其根本,“欧洲自主”,就是欧洲脱离对美国的依赖。这是马克龙执政以来的努力目标,也是欧洲多国越来越强烈的共同意识。
此前,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用行动表达不满。他认为美国“不够重视”欧洲所提问题,拒绝访美出席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峰会。
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财务发言人费伯,主张对美国采取强硬方针。他指出,如美国在贸易保护主义道路上一意孤行,欧盟将不得不“将所有酷刑工具摆上台面”,“这肯定是‘核选项’,当下没人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敦促欧盟当局,就美国的行为尽快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朗格假定在欧美谈判期间或可就《通胀削减法》实施达成“一些小的变化”,但他不认为在本质上会有太大改变。
资料图
12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声,直指美方政策“扭曲市场”、分裂全球供应链,认为欧盟须采取行动,重新评估全欧资金供给,平衡美国《通胀削减法》实施带来的竞争。
由于《通胀削减法》只有不到四周时间就将生效,欧盟能对美国打的“牌”,选项有限。这其中可能包括马克龙提到的“购买欧洲产品法案”,以及如未来贸易摩擦升级,欧洲不排除向美国货品加征关税以报复。
美国“政治”网站欧洲版透露,通过“欧洲主权基金”向欧洲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也是欧盟考虑的应急手段之一。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国家意识到,如要防止欧洲大陆变成“工业荒地”,必须赶在企业改变生产布局前,迅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