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到记者,是身份也是角色上的转变。在新东方工作要根据学生的时间来安排,学生开学的时候是周中的晚上和周末上课,到了寒暑假和周末,要补课的学生多了,上课的量也多了。桑梓唯说,“最累的时候连着上两周课,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去掉中间休息的时间要上十个小时。当记者后朝九晚五,跟普通的上班族差不多,生活实际上规律了很多,不会像以前会因为第二天要上课而焦虑得睡不着。”
不仅在工作模式和工作时间上有不同,薪资上也有差异,基本上当记者的收入会少于在新东方的收入。王佳表示,“工资可以说是腰斩。”
在新东方做老师基本上是按照底薪加上课时费的形式,底薪视不同城市是一到两千左右,课时费占工资大头。桑梓唯说,“如果你一个月有120个课时,一个月大概就可以有一万块的收入,并且新东方会根据学生在你这上课的时间,设置一个课消奖金,所以算下来一个月可以有13K—15K,甚至有些课多的老师平均月薪能达到2万。但我最开始在自媒体做记者时,一周写一篇稿子,工资就是九千左右。”
对于新东方的老师来说, 能成功转型的还是少数。陈雨的部门同事大部分还是留在教培行业,对此境况,她不由叹息,“一方面现在大环境也不好,大家还在寻找一个过渡;另一方面和学生打交道久了,比较难适应其他行业氛围。”
桑梓唯的同事也是如此,大多依附一些小的教培机构或者依靠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单打独斗”。“特别是在教龄只有两三年的老师,经验和资源没有那么多,就仍挣扎在这个行业。”
对于未来规划,桑梓唯表示,有了新东方的工作经历,她会考虑把英语作为基本的语言技能和新闻结合起来,把国际新闻纳入今后想要发展的细分领域之一。除此之外,她也在拓展如自媒体的其他出路,积累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我现在有在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B站账号,也在尝试一些新的活法、新的通道。”
文中桑梓唯、王佳、陈雨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