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美人之前,有绿靴子,在睡美人之后,有休息者。
他们三人,都在登珠峰的必经之路上,有时候攀登者还要踩着他们的遗骸前进。
他们在珠峰殒命,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却是一桩痛苦,因为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遭遇了什么。
2011年,绿靴子的哥哥,找到了弟弟的去处,他说:“我在网上发现别人叫他绿靴子,我十分震惊和沮丧。”
而睡美人的儿子,保罗,他曾无数次见过母亲遗骸的照片,却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
除了儿子,还有当初发现她的伊恩。
遇而不救,伊恩在下山后也遭受了谴责。
在9年后,他重新组织了一支攀登队,不为登顶,只为安置睡美人的遗骸,以及带去保罗对母亲的思念。
为什么偏偏是9年后?
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被称之为死亡坟场,能成功登顶的,不是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珠峰。
雪崩、高原反应、冻伤、视网膜出血失明等意外,随时都会发生,随时带走攀登者的性命。
有个德国的攀登者schmatz,不顾向导的劝告,把帐篷安扎在随时会发生7、8级大风的危险地带。
Sch果然遭遇了大风,一个人前往营地求助,最终倒在距离营地1公里的地方。
有两个好心的攀登者,自告奋勇带sch的遗骸下山,结果是他们也丧命珠峰。
攀登者随身携带的装备就有80公斤左右,再带一具几倍重的遗骸,无异于是把自己推向险境。
所以,路过睡美人的攀登者一百多人,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足够的氧气,去凿开包裹睡美人的坚冰。
也有人提出,为什么不能用直升机,将珠峰的遗骸运下山?
实际上,在珠峰海拔8000米以下的遗骸,都已经清理干净,海拔8000米以上,却无能为力。
直升机飞行的理想高度是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而在珠峰8000米以上,气流和空气密度不适合直升机的飞行。
众所周知,直升机的升力主要靠旋翼,旋翼上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小,形成了压力差,给了直升机起飞的可能。
而珠峰每上升1000米,空气密度就下降10%,提供不了直升机的升力。
另外,珠峰的北坡面是干燥多分的大陆气候,南坡面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
两股不同气流、气候在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相遇,会导致气流变得复杂。
在气流的干扰之下,就算直升机能顺利起飞,大概率也会失去控制,最终机毁人亡。
直升机不行,人力也不行,他们的家属更是望而却步,登一次珠峰就要耗费4.7万美元。
所以,只能依靠专业的攀登队,有意识地去安置珠峰上的遗骸。
就算珠峰上有着那么多具遗骸路标,在警醒着后来的攀登者,可他们依然为了征服这座世界第一高峰,不惧生死,不顾危险,只想挑战最强。
或许他们是为了攀登而活,但危险已经赤裸裸地摆放在那里,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业余爱好者,大多数人还是会望而却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