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潼南,有一个名叫“双江”的古镇,风景秀丽,临近培江下游,乃川渝地区知名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走入此处,不只能看到一条条错落古朴的老街与寂静幽深的庭院,也可以听说许多动人心弦的旧故事。
其中,有一座名叫“四知堂”的清代民居最是吸引游人目光。它坐落在一片由溪水冲击而成的小块平川上,院落依着山脚而建造,大门前为涓涓流淌的“猴溪”,对岸则伫立三座按照“品”字排列的小丘,风水极佳,是个人人称赞的“宝地”。
走入依旧保存完好的大门,即能瞧见一块写着“四知堂”的牌匾。据当地人介绍,所谓“四知”,正与这座宅院的主人杨氏家族有关。
很多年前,有一个遇到难题的人捧着若干金银珠宝跑到杨家求助杨家先祖杨震,杨震未因钱财而动摇,执意拒绝那个人。
那人不肯死心,诚恳对杨震保证:就算杨震收下珠宝,他也不会告诉任何人,绝对会把这件事“烂”在他的肚子里。
杨震却摆摆手,说道:“不,这件事就算你不说出去,亦至少有4个人知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自此后,“四知”就成为杨家世代相传的“清白”祖训。及至宅院建成,杨氏后人便取“四知”作为院名,以此警示杨家子孙必须谨记祖先们的教诲。
而在这座庭院中,也曾诞生一位家喻户晓、扬名华夏的“大人物”。彼时,他的父亲打算增建“邮政局”住宅,暂时携家带口回到老宅“四知堂”居住。又因那个时候社会较为动荡,故而一住即是两年的时间。
期间,他于“四知堂”西轩的正厢房出生,而今,来到这间老屋子,依然可以看到特意陈列在此的他和他的父母姐妹兄弟合影的照片。
他就是曾担任新中国主席的杨尚昆。
01、来自大家族的革命青年:他会走上革命道路,正与他的四哥有很大关系
正如前文所提那样,杨尚昆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他的曾祖父叫杨世绥,乃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因先辈沿培江北上,定居潼南而出生于此。
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精明,且很有远见的“地主”。他雇人大量开垦荒地,举家迁到双江落户,之后耗重金培养子女读书成才,逐渐将杨家提升为当地名门。
杨尚昆的祖父有两个儿子,他的父亲排行老大,没有考取功名,可靠着“捐官”的习俗,得到一个小职衔。
又因常年侍奉在母亲的病榻前,故无师自通,学了医术。但杨尚昆的父亲很有原则,从不给自家人看病开方,只给求医者治疗、与外请医生商讨亲属病况。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杨尚昆的父亲笑曰:“为亲人诊治病情,实在下不去狠手开重药。”
杨尚昆的父亲生有12个子女,杨尚昆排行第五。
兄弟姐妹中,与杨尚昆关系最好的是他的四哥杨闇公,也是他十分佩服的对象。很多年后,杨尚昆再次聊起四哥,情绪依然激动。他告诉来访者:“我们家在中共组织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6名党员,这在当时乃特别罕见一种情况。那为什么我们家会有如此多人加入中共组织?除却外部环境影响外,和我的四哥杨闇公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杨尚昆的心里,四哥杨闇公便是他在革命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杨闇公比杨尚昆年长9岁。1920年秋天,22岁的杨闇公从日本读书归来,不只时常宣传革命思想,而且积极动员家人了解革命,动员姐妹剪掉长发、放开小脚,又给杨尚昆讲述太平天国、义和团等起义故事,在杨尚昆年少的心中慢慢种下一颗革命“火种”。
次年,杨尚昆在四哥杨闇公的鼓励和支持下,考上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随后转入附属中学学习;读书期间,杨尚昆经杨闇公引荐,加入学生进步团体,与一群革命青年相识,阅读许多进步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