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及时出面制止他们,明确告诉他们,边区政府会保证记者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他们无需再另外架设电台。
几天后,美联社的记者向杨尚昆提出要求,想单独会见毛主席。杨尚昆迅速答应下来,立马安排采访事宜。消息传到记者团其余记者耳中,当即引起混乱。
重庆当局领队之一邓友德率先发难,责问金城为什么破坏他们记者团‘不准单独行动’的纪律?金城回答:“延安有采访自由,既然美联社记者有要求,我们自然同意。”
邓友德无力反驳,就这样如杨尚昆预料那般,被迫放开对记者团的“控制”。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在刘少奇的指示下,杨尚昆负责组织延安撤离工作。他坚信:中共组织此时的离开,不是消极撤退,而是“迈步奔向北平”,未来,是光明且具有希望的!
历史证明,杨尚昆的预言没有错,中共组织确实在北平走出一条全新的、光明的坦途大道。
03、余生从未忘却的兄弟情: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他念念不忘地仍是希冀“回”到四哥“身旁”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先后担任中央警卫员司令、中央办公厅主任等重要职务,为祖国的建设付出巨大心血和辛劳。
1979年2月,正在广东省担任第二书记的杨尚昆满怀思念地写下一篇悼念四哥杨闇公的文章。
他说自从四哥牺牲,至今已有50余年,无论经历怎样危险困境,只要一想起如同四哥那样的英雄事迹,他的心中就充满无限希望,坚信无产阶级必胜、共产主义必胜!
同年11月,由邓小平亲自题写书名的《杨闇公日记》正式出版,杨尚昆捧着书籍,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在杨尚昆的心中,四哥杨闇公从未“走远”,他永远“活”在杨尚昆的内心深处。
1987年4月,年已八旬的杨尚昆不顾老迈身体,执意回到阔别一个甲子的故里参加“杨闇公烈士陵园”揭幕典礼等活动,只为祭奠他最怀念的四哥。
1993年,他借着工作之便,专程回乡拜祭四哥杨闇公;1997年是杨闇公诞辰一百周年,鲐背之年的杨尚昆再一次回到故土,给四哥杨闇公扫墓。他站在杨闇公的塑像前,郑重向四哥鞠躬,以此来表达他对四哥最深切的怀念和崇敬。
次年,91岁的杨尚昆因病住入医院。对于生死,他很豁达,一再要求医务人员勿要对他隐瞒病情,实话实话,好方便他配合治疗。
当医生委婉告诉杨尚昆,他患上的是绝症后,杨尚昆没有露出半点儿惧怕或者难过的神情,而是非常平静又坦诚地回道:“我得了绝症,我很难过,但也很开心,因为你们对我如实相告,你们放心,我会全力配合你们,请大胆治疗吧。”
住院期间,哪怕身体再痛苦,杨尚昆亦从未向医护人员喊过一声“疼”,医护人员一致认为,杨尚昆不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也是一名心志坚强的战士。
同年8月,洪水肆虐,毁坏华夏两湖平原,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痛失家园。杨尚昆从新闻上看到这件事,一边感慨华夏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一边叫子女把他存在银行,20余年未曾动用的2万元补发工资尽数捐献给灾区,以尽绵薄之力。
9月,杨尚昆的病况愈加糟糕。他仿佛预料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某天下午把家人都叫来床前,召开了他生平最后一次的家庭会议。
杨尚昆平静看着每一位亲属,语调平缓地说:“我喊你们过来,是有些事情想交代一下,人总是要死,你们不要过于伤心。”
顿了顿,他续言:“我的后事,我本就打算让你们同中央申请,一切从简,更何况今年祖国又有大灾,更要从简;前些年,我去太行山探望那边的老乡,老乡希望我能归葬太行,可花费太大,我还是希望你们可以将我火化,送回潼南,与我的四哥杨闇公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