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门越建越好。运宝、垣渑高速公路、浩吉铁路(运城段)建成通车,运三高速公铁黄河大桥连接线、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以及运三、韩河侯等客运专线项目前期加快推进,运城机场航空口岸通过省级预验收,与4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往来……
从区域合作走向纵深到对外贸易持续升温,从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到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预验收……运城加速融入“中原经济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城市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新。搭平台、优生态、集要素、聚人才……运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深入开展“运才兴运”专项行动、“春雨行动”计划,深化市校合作,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51个,网易创新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目前,运城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5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成立9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涵盖智能制造、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F型三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被列为国家重大技术成果,正在通过国家或省新品种审定。
擦亮底色,绿水青山在低碳推进中惠及城乡
黄河蜿蜒,绿水间流淌着奋斗者的豪情;中条万仞,青山中镌刻着攀登者的足迹。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运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新使命,“示范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率先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以项目架构起示范区建设的“四梁八柱”,擦亮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建设“五条绿色走廊”,动态实施总投资1165.8亿元、涉及351个项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深入实施“绿满运城”行动,让绿色成为河东大地最靓丽的底色;
统筹“两山三河三湖”,谋划实施总投资74.3亿元的盐湖综合治理和总投资4.5亿元的伍姓湖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官道河、干河和南山新境市民广场建设,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实施城市更新九大行动,改造提升城市主干道和小街小巷,全线贯通困扰市民出行的“断头路”,推动中心城区“1+5”组团发展,城镇化率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一批新城、新区、新路、新园相继建成,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水电路气暖厕等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1元,年均增长9.2%;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持续推进技能运城、健康运城、书香运城、幸福运城建设,每年配套1亿元专项资金,打造河东家嫂、平陆电工、闻喜花馍等特色劳务品牌,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群众关注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问题进一步解决,民生红利不断释放。
十年踔厉奋发,十年勇毅前行。一曲万众同频的“黄河大合唱”已经在河东大地激情唱响。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李宁波 张海鹰
本版责编:高鹏
版式/制图:刘铁军
(责编:candy、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