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哪里,农业发展到哪里,电就送到哪里,服务就跟踪到哪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歙县公司一切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

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黄山歙县)分队队员乘冲锋舟前往客户家中服务
“赏花踏青、古城纳凉、田园晒秋、民俗暖冬”,歙县全域旅游四季不淡。公司借助用电数据系统开展“数字化”服务,让用户用电“家底”可视化。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主动上门巡查、义务维护用电设备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码将供电服务串联打通,为村民提供24小时在线的“码上”服务。
枇杷从种植采摘到储存销售,全链条都离不开电力的保障,歙县公司建设“徽骆驼”绿色电力驿站,成立“枇杷保电小组”,全力保证枇杷在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等过程中不停电、不断档。
茶叶加工过程中,不管是萎凋、揉捻,还是烘干,每个环节都需要用电。新鲜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进行加工,不然就会发霉不能使用。共产党员服务队制定了针对茶叶生产的“二十四节气表”,根据茶叶采摘时令对茶厂杀青机、烘烤机等进行“体检”,确保制茶设备正常运转。
为更好更快地保障乡村用电安全,更便捷地服务沿江农户,公司引进40匹马力冲锋舟,实现水上供电服务由摇橹船到汽油机动船再到冲锋舟的迭代飞跃。供电所员工架着冲锋艇,采取集用电咨询、事故抢修、电费缴纳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移动服务模式,解决了34平方公里的新安江两岸2200余户近6000名居民的缴费难、抢修难等问题,被老乡们称作“水上服务队”。
新安江两畔银线飞架,所到之处欣欣向荣。歙县供电下“绣花功夫”,绘锦绣画廊,以电力打造强引擎、硬支撑,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美丽乡村添色。
(汪健 程昌浩 朱朝晖)
来源: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