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礼攸:与张家界山水对上了眼
文丨蒋蒲英
为了迎接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黄礼攸写意油画展近期将在张家界举办。他与张家界山水神交已久,这是他向张家界人民的汇报展,也是他与张家界缘分的延续和升华,更是艺术家助力旅游发展的生动实践。
10多年前,黄礼攸机缘巧合来到张家界一个叫“渡船坡”的地方,面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景象,他被张家界的自然之美感动,与“渡船坡”对上了眼,迅速蜕变成长。他每年春天都与桃花相约,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张家界的神奇,从山水中汲取灵感智慧,将对时代和社会的敏锐洞察内化于心、外化于写生作品之中,形成了“写意油画”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
真诚的创作态度是基于灵魂深处对张家界的无限热爱。艺术贵在真诚,艺术家贵在真心。春天的渡船坡,桃花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又需不断追寻,移步换景,阳光普照下错落有致的桃林熠熠生辉,汩汩流淌的涧水上跳动着绚烂的光斑,一落千丈的瀑布映照出七彩云霞,穿越峡谷奔向远方的河流飘荡淡蓝氤氲,一组奇妙无比的线条串连起变幻莫测的色块,无数温馨的细节触发着他的艺术味蕾,他心中孕育着一种新的“形式世界”——写意油画。从彷徨不定到全身心投入,从患得患失到物我两忘,作品随着写生时间的晨昏变化、情绪的跌宕起伏呈现出生活的五光十色与澄澈温和,散逸着朴实醇厚的气韵。
《春天来喽》 黄礼攸、黄子恺、贾文广、李海华 200cm 600cm 油画 2020年
油画表现手法的综合性是基于融会东西文化理念、融合中国画写意和西画写实手法。黄礼攸的油画表现内容、题材多姿多彩,既有主题性创作的红色记忆,又有充满探索性的现当代艺术理念。他将中国画色彩、笔墨意蕴与油画明暗、透视等写实技法融合,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形式语言。在题材选择上,既有以人物为主的表现十八洞精准扶贫巨大变化的大尺幅作品,如《春天来喽》。该作品把十八洞村老百姓脱贫后的喜悦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画面中人物自在从容,顾盼有致;背景气势宏大层次丰富,有天高任鸟飞的意境。又有表现历史人物宏大叙事的作品,如《黎明之光》。作品描写了毛泽东、蔡和森等6位从湖南第一师范走出的革命家,严格遵守焦点透视原则,大胆运用中国画“知白守黑”原理,注重黑、白、灰三大调的装饰效果,画面背景中第一师范门楼的曙光乍现与前景、中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黎明之光冲破黑暗后的强劲与穿透力,具有非常震撼的艺术张力。
黄礼攸突破油画风景画表现的题材与范式,拓展了表现空间,强调色彩的运用与物象的呈现,注重画面的构成,吸取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其作品有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有了容纳思想意境的潜力,油画艺术语言有了历史的馨香和生活的气息,体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独具风格的艺术表达是基于黄礼攸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独立的判断。黄礼攸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又有油画的当代气息,具有鲜明的写意性。“写”的意蕴充满了画面,简单而纯粹;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多元的审美特征,生机无限令人兴奋。艺术语言富有个性,有传统中国画的线条、墨色、象征符号的运用,凝练、精辟、优美、深沉。他在漫长艰涩的探索之路上笃定前行,桃花自然形态的描摹与形式美的再现已然不是他的目标,一种对桃花源的向往弥漫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繁茂枝丫,还是粗壮树干,抑或是虬曲盘旋的树根,画面深处都有一湾湖水散发着自由烂漫的气息,坦然的心怀展示无遗,那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在驾驭大的色彩空间的同时,对桃花的描写不失精微细致。笔触虽简约,却非常传神,表现了自然状态的生动性,有不同方向的光的照射和明暗过渡,又有一种写意的跳脱与张扬,意趣盎然,妙不可言。《夹岸桃花锦浪生》等作品对比明显意趣浓郁,前景桃花桃枝鲜艳夺目,后景的山石嶙峋,涧水绿波荡漾,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意境。
在最近的创作中,黄礼攸的探索更加前卫,采用泼彩——造型——再泼彩——再造型的创作手法,画面结构在一次次被打乱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可控和不可控之间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与狂野。“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意境与思考把观众的思绪引向更辽阔的艺术思考之中。其新作《卧虎图》《奔虎图》新奇而困惑,热烈而执着。贡布里希说:“绘画是一种独特的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黄礼攸的作品并不是一面镜子,反射时代的生活场景,而是按照画家感受的“图式化”的美,揉进他的乡愁,羼进他的文化情怀,带入他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体验。他的写意油画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充满了无限可能。